夜厌白 作品

第五百三十一回:解围

一场评书说完,商就匆匆离开了茶馆。为避免麻烦,这儿离霏云轩还是挺远的,她总不能在家门口会见师门公认的危险分子。

等评书结束,莫惟明又听了一段相声。并不有趣,因为他根本没听。但这不影响其他观众连连喝彩。小小的茶馆热闹非凡,这是“三限令”引起的连锁反应。以往高消费的娱乐手段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可人类对娱乐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因而听书看戏成了大部分居民的首要选择。只不过像霏云轩这样的地方,依然算不上热闹。

成本太高了,他们不可能压低价格,而且这对名誉也有影响。这倒不是什么所谓的矜持,而是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戏楼后续的发展就会变得被动。霏云轩主打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名声,直到现在也在吃过去的老本。繁荣的时代,这东西就像酒水一样,只要经营得当就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香醇。可到了经济动荡的时候,历史也只是一张纸而已。

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一个俗语,叫作大厦将倾。

自欺欺人不是出路,徵是最积极寻求转型方式的那个,但大家算不上支持。不提羽,他是最年轻的,最能接受新鲜事物。他会和师门内部存在理念冲突,是相当正常的。不过,莫惟明并没有从他身上看到真正的“叛逆”。被打上叛徒的烙印是相当严重的情况,但与之相称的、妄置其于死地的狠戾,他并不存在。

更重要的是,他是经自己引荐才与殷社有接触的,并没有提前和谁通过气。他被莫惟明知道的唯一称得上“通敌”罪名的,也只是他对旧时代遗留的小女孩,那一丝正常的怜悯。

还不够深入。这个坚不可摧的整体若比作鸡蛋,他只在蛋壳上破个小坑而已,甚至还没能贯穿它。莫惟明必须掌握更多有效的信息,才能弄清玉衡卿真实的意图。

在曜州最危险的两股势力,他已然有所了解。因为了解,才不会感到恐惧。开阳卿的目的从来都写在脸上,他们整个家族,都是为了心中的大业而行动的。这一点,父亲那边的资料有足够的力度去证明,公安厅的所作所为姑且也符合他们需要的轨迹。

而殷社,他虽不曾根据正面的途径,得知天璇卿的目的。但根据他们在曜州的种种表现,以及自己随他们在南国的整场经历,都能表示殷社整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九爷在曜州虽算得上“占地为王”,却在吞并千华巷后没有进一步扩张。她很清楚,势力要处于制衡状态。过强或过弱都会招致毁灭。虽然他们干的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然而,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算得上安分守己。羿晖安打击的事,他们没有再做;莫玄微值钱的技术,他们也不曾不加收敛地利用。总体上,姑且也能判断出,他们算是安全的。

玉衡卿的意图,莫惟明无从了解。实际上她本人深居简出,之前能见上几面,已足够幸运。其他人的目的便更模糊,尤其是阿德勒。他不知道一个西方人有怎样的后台,只知道他和莫玄微有过很长时间的航运合作,直到他死。开阳卿和天璇卿,都和莫玄微的项目有着继承关系。如果是为了得到更多研究资料,他亲近哪方都是合理的。

莫惟明感觉——只是感觉,他或许是想得到并利用那些不曾面世的技术。他本人就是商人,自己不用,也总有各方势力能联络到他。他既不是项目的合作方,也不是莫玄微的亲戚或学生,时至今日还死缠烂打,莫惟明想不出别的理由。

施无弃也是这样想的。和他交流这些的时候,两人的观点达成了一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需要一位胆大的记者深入腹地,为他带来需要的消息。

说起来,欧阳很久没有消息了……他也不曾来问过梧惠的动向。倒也罢了。说到底他只是个普通人,努力活着回来,已经很了不起。他的职业身份也会带给他很多困扰。在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保持低调才是最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