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万民谢礼(第3页)

  “不错,这是江州受灾民众每户一块碎布,亲自参与缝制,连起来的万民书。”

  梁欢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那花花绿绿粗糙的布条,这是他从未用过的布料,却是他见过最贵的一块布。

  本朝从未出过万民书!

  这是开国至今,唯一一份万民谢礼。

  “殿下……你不是在江州整日做烤鸭,他们怎么会给你做万民书?”梁欢不确定的问道。

  赵瑾瑜清咳一声,做烤鸭实属意外,他神色清淡的说道:“孤每日着常服出去施粥、放粮、巡田,与经验丰富的农夫沟通交流,从无一日懈怠。至于做烤鸭,只是为了躲避江州官员的宴请。”

  沈括从震惊中回神,他早就知晓赵瑾瑜不简单,却不知他能做到极致。他身为皇子,这些事随意派个人出去做就是了,他却亲力亲为。

  若是他,他不会做的比赵瑾瑜好。

  “这是由江州民众自发缝制,送至太守府,由江州太守秦断章呈上的。”

  其实是秦断章听闻沈皇后薨逝,断定他在朝中步履维艰,便与刘士诚商议,由刘士诚集结被曹纲伤害过的人家,让他们出面挨家逐户的请人缝制万民书。

  此事慢慢在受益灾民中传开,那些与他有过接触的农户,便开始自发组织受益灾民缝制,再将半成品交给最先组织的人员,众人一起将半成品缝制在一起,才有了这长长的万民书。

  听闻那日江州太守府门前乌泱泱的跪了一地民众,众人双手一同托起缝制好的万民书,高举过头顶,齐声请愿江州太守将此书上呈朝廷,献给皇太子。

  连策划人之一的秦断章,都没想到事情会进展的如此顺利,更没想到会见到这样壮观宏伟的场面。

  赵瑾瑜在江州用心得了民心,民众以真心回报了他的用心。

  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若他真的像朝中弹劾他的那样糟糕,再如何强求,也强求不来这长长的万民书。

  沈国公忍不住红了眼眶,连说了好几个好,若是长姐见了这份万民书一定会很欣慰。

  “这东西不是应该先上呈朝廷吗?”沈括纳闷的问道。

  怎么先到了赵瑾瑜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