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静姝是你哪个姐妹(第2页)
“出息了啊!人家族谱都让你看了?”陈琬琰伸脚在他腿间轻轻画了个圈,“王嫣然把我们没有正经成亲的事传那么开,他不写出个元妻,日后因为这事被政敌攻奸,拖累的还不是陛下,人家也没写臣妾的大名,怎么就让陛下不爽快了?”
到底是太上皇的赐婚,没去官衙领婚契还能圆过去,没上族谱就是藐视帝王,他娶了冯静姝,肯定要给人家上族谱,拿着婚书去官府领婚契,嫡妻还是继室婚书和婚契都要写清楚。
如果她没上过李家族谱这事被证实,闹到朝堂上去他们谁都讨不到好。
赵瑾瑜被她撩拨的火大,伸手捉住她的脚,挠她的脚心,“为夫瞧着你是脾气见长,都敢为别的男人呛声你夫君了?”
“哎呀~哈哈哈,别弄了~痒痒痒,谁让你那么酸,哈哈嗝,酸儿辣女,夫君你肯定是生儿子的体质。”
赵瑾瑜放开她的脚,双手撑在她的腋下将人举起来,“昨晚上没吃饱?”
陈琬琰顺势搂住他的脖子,腿圈住他的劲腰,“吃饱了,吃饱了,臣妾这会儿腰还疼着呢,您那粮再囤多点喂臣妾吧。”
赵瑾瑜见她服软,故意在她臀上拍了一下,“就许你酸溜溜,为夫吃点味怎么了,为夫这样的男人已经很大度了,知道不!”
“我的亲亲夫君最好了,世间难有第二个,您就饶了我嘛。”她捧住赵瑾瑜的脸吧唧亲了一口,“臣妾今日用膳时瞧着荣国公对静姝很是体贴,您就让人家好好过吧。”
给冯静姝改名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怕犯他忌讳,依李珩的性子,冯静姝只要不作妖,他们定然会举案齐眉。
大雪连着下了几日,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十五日的命妇朝贺温氏等人难得的安静,想是都知道魏太嫔被打入冷宫的事。
“今年冬日严寒难过,本宫想捐笔银钱为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知有没有夫人愿意一起的?”
“殿下心系百姓,臣妇虽不及殿下仁爱慈善,也愿意捐出三千两白银尽些绵薄之力。”丹云第一个响应她。
丹云就像一把尺子,比她地位高的人家自然要出的比她多,比她地位低的自然捐的少一些。
“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臣妇代表郑家捐五千两白银。”郑老夫人说。
郑国公夫人挑了下眉,既然她婆婆代表了郑家,她就不用吭声了,这里好些人家都不止坐了一个命妇,大家迟迟不敢开口就是不知怎样捐才合适,有郑老夫人带头,各府便知该如何处理了。
“沈家捐八千两。”沈国公夫人道。
这里沈家是皇帝娘舅家,自然是没人敢超越她,李老夫人也跟着捐了八千两,这些时日皇帝给李家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不过她们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沈家唱擂台。
“臣妇捐一千两。”
“臣妇捐一千五百两。”
彤云和彤霞奋笔疾书,将所有人捐赠的银两记录造册。
舞阳公主道:“身为皇室中人理应为国为民,我便捐个整数一万两吧。”
清河公主道:“舞阳说的有理,我也捐一万两白银。”
汝阳公主恍惚的看着上坐的陈琬琰,要说她心狠手辣也不尽然,要说她心地善良那也真的没有。
她四年前起了个雪灾捐钱捐物的头,引得众人跟着她掏出大笔银钱博美名,最后谁也没她获利大,正是因为开了那个头,四年后的今日,她一句话就从她们身上搜刮了几十万两。
她的心善都是有利可图,正应了那句无利不起早。
“殿下真是厉害,往年皇太后设救灾宴,最多也不过是捐千两,您往这里一坐,没个一千两都拿不出手。”安阳公主冷嘲暗讽。
之前她们不过是捐几百两一千两的,还要皇太后好声好气说半天,她到是厉害,一句软话不说,酒水都不请她们喝一杯,在朝会上就将这事儿办了?
“大家按照能承受的范围捐赠即可,不要有心里负担,一个铜板也是心意,安阳公主若是手头紧,可以不捐。”陈琬琰冷淡的说。
反正她不差那点钱,她基金会里的商人随便捐捐就够了。
薛时和万岁山前几日各捐了五十万两白银,罗镇海和葛大山昨日也分别捐了三十万两,陆续还会有其他商人施以援手,她根本不慌。
安阳公主被她气的不行,她堂堂一个公主,手头就是再紧,也不至于连一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她就是看不惯这人能呼风唤雨。
“我捐两万两,不知殿下捐多少?”安阳公主趾高气扬的问。
“安阳公主大义,本宫代受惠的百姓感谢你做出的贡献,你是长辈,本宫也不好比你多太多,就捐三万两吧。”
安阳公主:“……”话说这么好听,就捐三万两?
她那多到让人发疯的嫁妆,是摆着看的?
皇帝聘后按礼制要给黄金二万斤,还有束帛、玉璧、车马等珍贵物品无数,赵瑾瑜因为她靠山大,嫁妆多,娘家又无人可封,更是为她打破礼制给了六万斤黄金,她就捐三万两?
还是白银?
她怎么不扣死算了?
陈琬琰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懵懂的望着快气炸的安阳公主,“有什么问题吗?”
安阳公主呵呵冷笑,“没有问题,您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