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丽太嫔中暑(第3页)

  有人在边关奋勇杀敌,有人投机取巧愚弄百姓,还有叛国贼在想方设法的窃取机密。

  都畿道如赵瑾瑜所设想的那般并不安稳,京都暂时还算正常,她写信向南诏和蜀国求援,只得到四个大字,时机未到。

  她根本想不通,东西两个战场都打得很吃力,朝廷内外人心浮动,他们急需外援。

  “娘娘,回去吧,相州那边虽然一直没有打胜仗,但敌军也未曾拿下过相州和魏州,您还不相信陛下的能力吗?”

  陈琬琰叹气,“我就怕他又要骑马上战场……”

  相州和魏州若是丢了,他们就要退到与都畿道相邻的卫州,都畿道一乱就被人包圆了。

  赵瑾瑜是个血性男儿,这个战绩他肯定忍不了太久。

  果然不出陈琬琰所料,初六一上朝荀易就激动的出列。

  “昨日征北军传回捷报,除夕夜,陛下亲率征北军与偷袭的镇北军对战,斩杀了夏侯修的庶子!”

  陈琬琰:“……”呵,她就知道!

  那个夏侯修也不是什么好鸟,嫡妻和嫡子女在京都当人质,自己在边疆与小妾们生了一大群庶出子女,造反时根本没考虑过正妻嫡子的下场。

  “正月初一,圣上率天策军一万突袭蒙军,斩杀敌军将领二名,杀敌三千。”

  “正月初二,承恩公陈崇率神策军五万,与曹王世子率领的六万骑兵交锋,重创曹军八千。”

  “正月初三,圣上……”

  荀易还在汇报赵瑾瑜这几日的战绩,陈琬琰坐在御座旁边临时摆放的凤座上,双手在袖下紧紧握在一起,心脏随着荀易抑扬顿挫的音调不停的加速。

  在她的心脏蹦出前,荀易汇报完四日的战报,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微笑着听着群臣激动的议论。

  “打击敌军,果然还得圣上出马!”

  “承恩公年少有为,才十四五岁就能打出这样的战绩,未来可期!”

  “萧王爷骁勇善战,培养出的少年也出类拔萃!”

  “圣上用兵如神,吾等要对圣上有信心,对征北军有信心!”

  沈国公肃着脸,死死的盯着坐在御阶上的陈琬琰。

  赵瑾瑜离开京都前与他和咸阳王密谈许久,他以为赵瑾瑜会让他们监国,没想到他竟把这么大一摊子丢给了体力不支的景睿帝,景睿帝又托付给了陈琬琰这臭丫头。

  景睿帝一病不起,陈琬琰独坐庙堂,群臣对她和陈家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征北军有帝王坐镇,无人敢打粮草的主意,现在镇西军也没人敢动手脚,陈明玄在金吾卫管着京都的治安。

  沈家除了在淮南道有一点兵权,在朝中有一小股势力,根本就不能与处在巅峰的陈家抗衡。

  “微臣以为,应当乘胜追击,调集都畿道的重兵协助征北军,矬减敌军士气!”

  陈琬琰与说话的和何驸马漠然相对,冷淡的说道:“仗该怎么打,兵该如何调,陛下自有安排,吾等无权干涉,尔等只需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保障朝堂及官衙能正常运转,让陛下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御敌,早日得胜回朝。”

  何驸马被她噎的脸红脖子粗,黑着脸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耿淳出列道:“去岁内宫支出超出预期,户部今年只批一百五十万两的预算,仅能保证半年的开支。”

  宣平县公出列道:“去岁内宫开支三百一十万两白银,超出预算近百万两,去岁粮食欠收,虽多了菜籽油的进项,但战事消耗过大,财政略显疲惫,扣除去岁内宫向国库借用的银两,户部最多只能给内宫一百五十万两预算。”

  陈琬琰头疼的说道:“去岁内宫参与研究制作药物、培训医护,采选宫人,确实耗费较大,此事朝后再议。”

  工部尚书道:“去岁干旱,各州只清理了河道,许多地方未修固堤坝,今岁多地上书申请修堤银,微臣粗略估算需要一百五十万两。”

  宣平县公连忙拒绝,“皇后殿下容禀,户部没有这么多银子,第一季的征税还未开始,户部暂时只能匀出十万两银子。”

  上官清道:“加固一处小堤坝就需数万白银,十万两远远不够。”

  工部尚书道:“目前仅南面就有四十二个州申请了修堤银,微臣估的预算是打底价,实际所需可能还要更多。”

  陈琬琰凝神回忆往年修一处堤坝的所需的银两,回忆了个寂寞后,面无表情的说道:“加固堤坝是正经事,本宫知晓了,此事容后再议。”

  加固堤坝这种事,既然在朝堂提起就不能拒绝,该修必须修,万一真起了水患,造成百姓伤亡,就是个大黑锅。

  南边这么多州一起要银子修堤坝,总是要派人去到当地查看,不可能要多少给多少,等她回去问问景睿帝,再翻翻赵瑾瑜是如何批复的,再给工部答复。

  不过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往年申请修堤银是这个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