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探明了结构(第2页)
“下面的红色部分呢?”丁瑞铭问道。
“设备精度有限,只能做到这个程度。红色部分是Ai根据那份记录,结合实际勘测结果推演出来的。”
“我勒个去,这下面跟特么的蚂蚁洞一样。”
“把下面挖成这样,得多大的工程量?”左冷感慨了一句。
丁瑞铭让罗莉调整了一下3d图像的角度,很专业的评价道:
“如果当年成吉思汗曾经在这里养伤,以那时候的人力水平,确实有可能在地下十几米的深度挖掘出这么大规模的结构。”
“更何况还有源源不绝的‘西夏’俘虏让他随意使用。”
“不过我倒是认为这地下的结构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
说着伸出手在屏幕上点了几下:
“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这部分的结构与下面这些空间明显差别。”
“根据在山顶遗留的痕迹和各种文物判断,百眼窟最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开始开凿,西夏是最鼎盛的时期。”
“北元时期就因为环境恶化被沙漠吞噬。”
丁瑞铭直起身长叹了口气,眼中闪烁着那种学者独有的光芒。
“看来最近五十年来,我们对这个地方的‘考古研究’依然停留在表面。”
鼎羽不以为意的说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我刚不是说过,这三不沾四不靠的地方,四周都是戈壁荒漠,整个石窟又被破坏的这么严重。”
“用你的话说,基本已经没有了‘考古价值’。”
“那县文物局的家伙的表现就知道,这地方唯一的价值可能就是弄点经费了。”
左冷好奇的问道:“丁哥,下面那些迷宫一样的石室,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丁瑞铭还没开口,鼎羽就回答道:“应该是避难、藏宝用的。”
鼎羽的回答让丁瑞铭很是惊讶,追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明摆着的么!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要说最有钱的地方不是当朝帝王,而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寺庙’。”
“既然这里曾经香火鼎盛,又地处于周围比较‘复杂’的区域。”
“那帮秃驴不得给自己准备个‘后路’?不得找地方存放‘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