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岛 作品

文豪野犬 01太宰治的入社测试(第3页)

在整本书中,国木田的心理活动和叙述主要分为三类:关于案件、关于太宰治、关于理想。这三条叙事线索和思路彼此杂糅,共同构成了这个故事并提供了张力。

叙事的重心分为三出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故事线和和伏笔的引入更加自然。在少有多余情节的作品(网文之外的大部分作品)中,一个情节至少和一个叙事中心有关,如果看上去无关突兀,很可能后续会被揭露为不太自然的伏笔,毕竟如果真的和叙事中心都无关,就是闲笔甚至灌水了。

如果“理想”并非叙事主线之一,开篇关于黑客少年六藏的剧情就会显得突兀,读者在试图猜测案件真相以及走向的时候就会更加关注这一点,从而降低真相揭露和结果尘埃落定时的“果然如此”的体会,使阅读体验打折。

关于太宰治的一部分描写起的是调节气氛的作用,避免整体氛围过于严肃或者紧绷。与此同时,太宰治的人物形象主要由他在国木田视角下的行为和国木田的心理活动塑造。对于塑造一个多智的角色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刻画多智的角色尤其要避免心理活动,与此同时,不带特定视角限制的行为描写也不容易营造出一个观察力和对人心洞察都极其敏锐的角色。智慧和洞察力以及强大的行动能力在描写时越是多角度和深入,就越容易显出上限。强大来自于印象和想象,因此描写之时就借着书中其他任务有限的视角,才能有足够的留白,使读者产生对于智慧和洞察力的想象,从而立下强大的人设。

与太宰治的人物塑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木田的。通篇读下来,对国木田的整体印象是认真、追求理想同时脚踏实地、有血有肉有实力的可靠侦探,很真实。

读的时候没有感到国木田很有智慧,但后续回顾剧情来看,国木田智慧肯定有中上水平而且经验丰富,只是没有多智近妖。这种不够智慧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叙事视角是国木田的,又有大量的心理活动,于是他的困惑、动摇、以及怀疑全都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这对于塑造人物不是坏事。不同的塑造角度有不同特性,适合不同的角色,不一定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更多的是是否合适。

至于书中关于“理想”的部分,这大概也和目标受众中的多数群体的年龄有关。这种作品大都需要某种宏大一些、超脱一些、带一点哲学意味的主题,看完之后能带来一点启发和思考,才有意思啊。

大概这也是《文豪野犬》动漫后几季叙事越发宏大,常常谈起改变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综合来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不错,如果本身对《文豪野犬》漫画或者动漫感兴趣,是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