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好消息(第2页)
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童光耀身中那么多刀,东单元的住户却没听到任何动静,也就是说,他中刀的时候竟然没喊,这……完全有点违背常理。
除非那时候童光耀已经失去了意识,这就只能等法医解剖完尸体后才能得到答案。
至于现场,早就破坏的没有丝毫勘查价值了。
现在让人比较头疼的是丢失的那把武器,里边还有五发子弹,如果凶手是冲着它去的,那就表示此人肯定还有后续的动作。
可要是在混乱中被谁摸走啦,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是啊!
如果真是混乱中被谁摸走了,那这个人又是什么目的呢
“查没查那个胡建国和童光耀的关系怎么样”
“石山的同志初步了解了一下,两个人就是普通的邻里关系,没闹过什么矛盾。
倒是童光耀,因为一直在保卫科工作,这些年也得罪过不少人。
前年他们厂里有个工人偷东西被抓,尽管那个工人的家属一再找他求情,甚至都给他跪下了,他还是把人送去劳教。
据说那个工人偷的东西根本就不值几个钱,可童光耀这个人就是有点较真……”
“较真呵呵,真新鲜!”
听到这里,李言诚“呵呵”一笑打断了沈跃的话。
“他是对别人较真,对自己可宽松着呢,保卫制度他自己都不遵守,我是没看出来他较真在哪儿。”
这个时期各单位保卫部门的权力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大企业,例如京钢这样的,俨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内部如果发生什么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案件,根本就不报公安,保卫部门自己就处理了,甚至能直接给人送去劳教。
很多企业甚至将保卫部门的名字改成了公安处,但又不受地方公安管理,学的就是铁路部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才解决,那些企业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么就地转岗,要么被地方公安收编,就算还留有这个部门,也没什么权力了,更像是看大门的。
最起码没有抓人以及审讯的权力,更别提随便就能将未经审判的嫌疑人送去劳教。
听了领导的话,沈跃嘿嘿一笑附和道:“您说的对李局,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姓童的要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可能就没有今天这起杀身之祸了。”
“不说他了。”李言诚摆了摆手:“你说的那个被送去劳教的工人怎么样了,前年……你指的是七八年吧,应该出来了吧”
劳教一般最多就是两年,前年的话,确实应该是出来了。
“哦对,现在都八一年了,那人已经出来了,去年六月出来的,发生了这种事情,他的工作肯定是保不住了,放出来后,他曾经扬言要给童光耀点颜色瞧瞧。
这个人也在钢厂家属区住着,和他父母住在一起,三号楼。
我刚才回来之前,石山分局的同志已经找到这个工人了,经过初步核查,他没有作案时间,童光耀被杀害的那个时间段,他人正在城西呢。
他为自己的不在场提供了三个证人,目前石山的同志还在做进一步的核实,去见此人的时候我也在场,看他那样不像是说假话。
当他听说童光耀被人杀害的时候,脸上先是错愕的神情,随后又大笑出声,说真的李局,他当时的表情并不像是装出来的。”
对沈跃,李言诚还是非常放心的,这位沈科长不但在破案上是一把好手,审讯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什么微表情与心理学,但实战经验丰富,犯罪嫌疑人想利用谎言骗过他,几乎不可能成功。
既然他说那个被劳教的工人应该没说谎,那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
其实李言诚也不认为会是这个人干的。
这个人已经回来半年了,要动手报所谓的仇,机会多的是,不会拖这么长时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话说是这样说的,可当一个人真的有强烈报仇想法的时候,根本就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多等一天对此人来说都是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