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白衣渡江(第2页)

即便是这事,和后来周瑜兵败受辱,郁郁而终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吕蒙这些年来,哪天不自责。

所以今日,白衣渡江,特地选的沿江烽火台,就是他胡二所把守的这座。

胡二想要骂上两句,但是中箭后的他,靠在烽火台边,除了喘气,根本做不了别的事。

但吕蒙似乎没有直接杀掉他的打算,反而是当着他的面,开始了军事布置。

“传令!”

“换上季汉军服,配合商船,将沿江所有烽燧,一个个拔出,从东向西,一个不留!”

“所有季汉守军,不留活口,周边范围,不留火种。”

说完,吕蒙再次看向胡二。

“这一次,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季汉的烽火台,如何点燃烽火!”

最终,胡二挣扎片刻,终究在吕蒙蔑视的目光中,含恨而终。

季汉军队,从淮南沿着长江西进,在大别山山脉之南,有个重要据点,便是寻阳城。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的诗很好,但他笔下的那样浔阳,并非东汉末年的庐江郡的西门寻阳。

两地,只是恰好同音而已。

东吴的“商队”动作极快,得益于东吴水军的底蕴,他们即便是逆流而上,也一路拔出烽火台,来到了寻阳城外。

拂晓时分,寻阳城内的季汉守军,根本都没有意识到昨天夜里,东面的烽火台,都已经被拔除了。

身穿季汉军服的烽火台守卒,带着一批东吴商人,说是要加急运往西面,送到前线,寻阳城的守军自然不疑,就这么打开了城门。

结果,东吴商人之中,领头的人,居然是东吴三朝老将程普,立刻脱掉白衣,带着军队,杀入城内。

他的身后,大批的东吴精锐,也顺势杀了过来,不仅仅夺下城门,更开始争夺城楼。

“什么!东吴军队攻城?哪里来的东吴军队?沿江烽火台呢?为何不预警?”

裨将军赵猛,一个身材魁梧如铁塔、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汉子,在收到消息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是关羽镇守淮南时,一次巡营偶然从底层行伍中提拔起来的。

这汉子在巡逻时,独自一人抓捕逃犯,杀敌数十人。

即便是身中数刀,犹然死战不退。

因此得到关羽认可,将他擢升提拔,让他守在寻阳,这个连接庐江和江夏二郡的陆上要道。

他知道自己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在,季汉的淮南水军已经被蔡瑁消灭,关羽的后勤补给,主要就依靠大别山山脉南侧,这一条狭长的通道了。

“顶住,所有人都给老子上城楼,死也要守住寻阳!”

赵猛简单披挂之后,立刻带着自己的亲卫,冲向东门。

但在半路,他就遇到了一个满脸血污的季汉小校跑来禀告。

“将军,东门高急,吴军诈城门后,冲杀进来,我军猝不及防,已经被逼到了城内了。王司马那边,还在组织人手巷战,但若无援兵,城东就要丢了。”

“老子这就过去,东吴哪有什么狗屁猛将!”

赵猛骂骂咧咧,看似对东吴军队不屑一顾,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打气。

但很快,南门和北面两个方向,忽然也爆发出类似的骚动!

“城破了,城破了!”的叫喊声,也迅速传来。

其中,有东吴军队的欢呼声,也有季汉守军在慌乱中发出的呼喊。

赵猛心中猛的一沉,此刻他已经明白,这寻阳城,他是守不住了,南北两个方向,都冒起了黑烟,不停地有败兵从两个方向逃回来。

“将军,现在只有西门没有东吴军队的踪影,我们现在从西门突围吧!”

左右之人的心思,赵猛明白。

哪里是什么突围,别人东吴本来就是围三阙一,本来就有意赶着自己这些败军逃去江夏,去把庐江郡失守的消息传过去,方便摧毁季汉前线大军的军心。

“老子堂堂汉将,岂能给吴狗传信!”

“传令下去,有种的,是爷们的,跟着老子一起去东门,堵住吴狗,能杀一个是一个。想要从西门逃命的孬种,老子也不拦着!”

“但老子既然令了君侯将领,守卫寻阳,就没有活着离开这里打算!”、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惨烈决绝,说完之后,带着数百亲卫,义无反顾地逆着人流,杀向了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