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沿海奇袭
建安城内。
步骘和骆统二人,组织弓弩手和重甲步兵,死死顶住了西楚军队的攻击。
步骘的心里,开始时还有些慌张。
他以为徐庶看穿了他的计谋,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去接应周鲂,而后正面由徐晃率领西楚主力,来攻夺建安城。
但是打着打着,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可以守住。
因为对面的徐庶贪心,或者说徐庶小看了自己,居然一方面分兵去接应周鲂,想要吃掉自己埋伏的部队。
然后又想要同时来攻建安城,夺走城池。
典型的既要又要。
于是,他调集弓弩手,不停地压制西楚攻城部队。
尤其是专门组织了一批百人重箭部队,就盯着对面的徐晃大旗,只要是徐晃试图靠近城墙,想要亲自出手,就一阵破甲箭矢射过去。
就这样,前后逼退了徐晃数次,硬是拖到了周鲂,带着东吴胜利打完埋伏的部队,从北门返回了城池。
而徐庶,也在得知接应部队失败的消息后,传令停止攻城,让诸军交替后撤,退回军营。
西楚交州军这一路,第一次和东吴交手,算是无功而返。
等到徐庶接应回徐晃和攻城部队,再回到军营时,看到的,只有儿子冰冷的尸体。
徐庶当晚,上书请罪,说自己轻敌冒进,损兵折将。
至于建安城,徐庶并未继续进攻。
而是整顿人马后,在城外四面安营,把建安城团团围住。
然后开始打造攻城器械,看样子,是不准备玩花招了,而是准备直接当面强攻。
与此同时,临海郡。
甘宁和冯习率领的楚国海军,先是轻易拿下夷州,而后在夷州休整一番。
等南洋诸国征募的商会雇佣军,也前来汇合,才一起跨过了那道浅浅的海峡。
楚国海军,一鼓作气,攻克永宁,也就是后世的温州。
然后,冯习决定以永宁为前线基地,继续向东北方向进军,目的便是占据整个临海郡。
到时候,北上可以攻会稽,吴郡。
向西可以配合徐庶徐晃,攻击建安郡。
为此,楚国海军在永宁分成了两股部队。
一路,由甘宁为主将,率领张南、杨任,吴班等将,走陆路,直插临海城。拦住临海郡治所的部队,不要让他们能轻举妄动。
另外一路,则由宗室将领士安率领,投降过来的东吴武将诸葛直、卫温为向导,区晟、林叙招募的南洋地区的商会雇佣军为主力,突袭章安。
后面,他们则沿着椒江,逆流而上,去往临海城,和甘宁会师。
若是计划顺利, 则楚国海军,可以完全拿下临海郡的核心地盘,后面可以以此为根据地,继续攻击会稽郡。
只是东吴这边,不可能对于他们的行动,不闻不顾。
早在楚国海军出现,拿下夷州时,东吴内部,就对如何应对楚国海军有了准备。
“楚国海师,下一步必定强夺临海郡,而后夹击建安郡,引交州大军攻入我军腹地。”
在吴王宫殿内的战略分析中,很少做出战略分析的张纮,意识到了危机。
当时,所有人都建议孙权集中部队,战略收缩,死守会稽郡核心地盘。只有他一反常态,表示应该派出部队,前往临海郡增援。
最后,他说动了孙权,派出一支部队,前去章安城沿海埋伏。
还额外调动了东吴的海军前去接应,顺便查清楚西楚海军的具体动向。
这次领军前去抵御甘宁的东吴宿将,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孙策起兵时,就被孙策重用的大将凌操。
东海之滨的清晨,还裹着一层湿漉漉的、挥之不去的海雾。
椒江的入海口,临海郡沿海重镇章安城,也就是后世的台州。
在这个时空中,由于士颂大力发展海运,导致东吴这边的海船也有了进步,并拿下夷州,以及琉球群岛,建立海军。
这个临海郡,且在江河入海口的章安城地界,自然也变成了一方重镇。
不少东吴内陆和夷州,乃至于南洋方面的海贸,都在此间汇集。
此时,西楚宗亲子弟士安,站在巨大的海船上,任由海风卷动他的披风,他只冷眼盯着身旁的舰队。
这支舰队,并非楚国的南洋海军,南洋海军如今在冯习的统领下,依旧在夷州和永宁那边。
他现在率领的这支部队,是交州世家,和南洋世家为核心,以交州区晟,南洋林叙为领头的,把交州和南洋的各商会势力的船只全部聚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