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顺理成章(第2页)
“这样看来,宋家对我们的行动没有回应,恰恰是最好的回应,而他们把资产调去南亳、淮宁、平县,是为了……”项瞻话没说完,却已猜到了答案,眼底的疑惑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了然。
“若是所料不差,应是为了投效主公做准备。”李晔立刻接话,语气也轻快了几分,“南亳、淮宁、平县环绕邺邱,虽还在方令舟手下,但我军若想攻取也不是难事,他急于将财产调往三县,一是怕方令舟败亡后,被乱兵哄抢,二是想把这些东西作为投名状,等时机成熟了,再亲手交给主公,如此,既显诚意,又能证明他这些年,并非真心助纣为虐。”
这分析合情合理,项瞻也倍觉认同,轻轻嗯了一声,起身走到案前,重新拿起那份乔家的回信,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却没看进去一个字。
他在想宋启承的心思,这人倒真是个能沉住气的,忍了这么多年,还能在乱世里把家族撑下来,如今又能精准地抓住义军入驻的时机,不动声色地传递善意,的确不是个简单角色。
“可他为什么不直接派人来见我?”项瞻还是有些疑虑,“既然有意投效,光明正大来谈,总比这样偷偷摸摸的好,难道不怕我们误会?”
“以属下来看,宋启承应是怕了。”李晔分析道,“一来,他怕方令舟还有反扑之力,万一消息走漏,方令舟先派人灭了宋家,他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二来,他帮方令舟这么多年,手上多少沾了些义军将士的血,怕主公记恨,不敢轻易露面;三来,宋家是百年大族,若是主动上门求降,传出去有损家族颜面,他得找个「顺理成章」的由头。”
“哼,这些商人,一个个全是老狐狸。“项瞻轻笑一声,带着几分调侃,“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晔略一沉吟,拱手说道:“虽然几乎确定了宋家的心思,但毕竟都只是猜测,不妨静观其变。”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项瞻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密切关注宋家动向,已经查封的商铺继续封着,扣押的商队也不要放回,一切保持原样,免得被方令舟觉察到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