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换人筹码(第2页)
荀羡拱手行礼,动作从容不迫,目光依次扫过赫连良平、林如英等人,最后落回项瞻身上:“项将军年少有为,重甲铁骑杀意凛然,满堂诸将更是一身豪气,羡佩服。”
“先生倒不必奉承。”项瞻不冷不淡地说道,“当年,方令舟与东召二王勾结,残杀无辜学子,我还要感谢先生,为家兄收殓遗体呢。”
说罢,不等荀羡开口,又看向他身后的廖平安,“廖参军,昔日就在这刺史府门前,我受陆续陷害,被数以千计的百姓围攻,你曾说众怒难犯,故而不尊法令,以杖责我八十军棍消弭众怒,今日再见,是否与当时心境不同?”
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廖平安身上,或惊诧,或愤怒,尤以张峰为甚,顿时皱起了眉,周身散发出一股磅礴杀意,若不是项瞻之前有交代,任何人不得随意开口,只怕已经一画戟将之了结了。
知道这件往事的赫连良平与林如英,此时重新想起,也是冷冷凝视着廖平安,按着剑柄的手,甚至都有些发颤。
廖平安的脸色也不好看,他哪能想到,昔日一个毛头小子,今朝却成了数十万大军的主公。
他正要开口,项瞻却又一挥手,重新看向荀羡:“子慕先生,据我所知,当年方令舟起事,先生因受伤被俘,数年来委身其下,并不是心甘情愿,那为何我攻破邺邱之日,先生不趁机脱离?以先生之才,实不该屈居方令舟之下,何苦跟着他困守余山小城?”
廖平安脸色微变,刚要开口,却被荀羡抬手拦住。
“将军此言差矣。”他不慌不忙,走到堂中站定,拱手说道,“方令舟虽行事狠辣,却非不明事理之人,更重要的是,他听得进劝。”
“听得进劝?”
“正是!”荀羡说道,“他入豫不到四年,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减免赋税,拢流民,建学堂,豫地百姓虽还谈不上各家富足,却也能免于饥寒,这是腐朽的朝廷没能做到的事。”
他顿了顿,又道:“羡脱离朝廷,并非为了高官厚禄,只是想找一个能为百姓谋福祉的主君,忠臣不事二主,既然已投其麾下,便不会因战局不利而背叛,哪怕他如今只剩余山一隅,羡也会尽己所能,助他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