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挖矿(第2页)

众工匠这下子开心了,郭大人肯定了他们的功劳,还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吗!

“可是这钨钢它熔不了,却又没用啊!大人这怎么办?”

嗯!对啊!熔不了最好也白搭。焦炭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肯定不是煤的问题,莫非现在还没有耐火砖,熔炉的温度达不到。想到这里郭少靖说:“各位!那熔炉是用耐火砖砌筑的吗?”

“大人!什么是耐火砖?”众人问道。

果然现在并没有发明耐火砖,郭少靖努力回忆工厂里那几座热处理炉子中耐火砖的样子,

“耐火砖是一种黄白色的砖,保温性特别好,各位师傅可以去附近找找有没有那种黄白色的石头或泥。格物就是慢慢改变的,大家不要灰心,总有一天会成功。”

第二天,郭大人给每位工匠发了三两银子,每位留守少年一两银子,毕竟人多,光这么简单的每人一两发点银子,就把信王府宻室中那七万多两银子发完了。

数万难民这下子仿佛比中状元都高兴,自己逃难至此能活着已经不错了,谁知不仅吃饱穿暖还有钱拿。虽然在这里根本用不上银子,但藏在身上时不时摸摸也挺让人开心。

见难民自己把事搞得井井有条,让郭大使省了不少心思,知道自己不是搞管理的料,也没有这方面的精力,

让他们自己弄也挺好的,不知不觉他们就会自己选出合适的人来与自己来交流,到那时便让这一些人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现在就让曾经的黄典史黄通先教其中一部分人学识字,

黄通此时可挺不开心的,这郭大人还说让自己住京城,谁知却来了这么个穷山沟,自己连家人都带来了想逃都逃不掉。

这老小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老老实实先教火器班的两百名队员学三

字经 千字文,郭少靖自己有时也听听学学,毕竟繁体字自己也不会。

空余时郭少靖把阿拉伯数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全教给这些学员。这一手把黄通唬住了,计算还能这样记这样算,比之前的计数强多了,老老实实地跟着郭大人学习。

不过黄通也有自己的强项,他用的便是华夏人民的杰出发明:算盘!堪比现代计算机。

算盘这老物件现代年轻人根本就不会用,小郭同学也只知其名而已。

至于其他几万名少年,干脆就把步弓骑弓全发下去,让他们练习拉弓,单臂拉弓与双手踏张拉弓同时练习,先把力量练出来。

当然,学会骑马是必须的,那六百多匹乌斯藏战马是特意带回来让少年们练习。

难民少年中自然有一些骑术比较好,便做了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