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跨府调令 贺礼

听到“返柳阳府履职”几个字时,府外众人一脸不可思议。

“什么意思?都当正四品官了,还要回同安县当县令?这要如何算官阶?”

哪儿有这样当官的?

一个县令,背后的身份,却比知府还大!

“而且听那意思,还是沈大人自请回去的?同安县到底有什么在啊......”

好好的上京不待,偏要回那小县城去?

真是搞不明白女人的心思......

众人正低声讨论着,洪公公声音又起:“另赐:绯袍金带;内帑银两千两、金百两、东珠二十颗、翡翠摆件一对;御笔“经世济民”匾额一方,可悬于地方官署;另赐“跨府调令”一枚,若需邻府粮、物、匠人支援,持此令可直接调遣,无需报备。”

跨府调令?

沈筝微微抬起了头。

天子也未免太过信任她,竟将周边州府的命门,直接交到了她手中......

“尔当在柳阳府恪尽职守,以民为本,兼顾六部协理之责,善用所赐之权,多献良策,莫负朕之信任与苍生之望。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沈筝叩首,声音清亮:“臣沈筝,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手指轻轻捏住圣旨两端,接回后,众人起身。

见府外众人热情不减,津津有味地讨论着这则圣旨,她才明白,洪公公故意在府门口宣旨,怕也是得了陛下吩咐。

洪公公比她还高兴,笑眯眯道:“沈大人,恭喜了呀。您如今,可是实实儿的四品官了!”

“多谢洪公公。”沈筝侧身引他们入内,“还请入厅喝口茶再走。”

直到府门关上,外面看热闹的百姓才缓缓散去。

不过片刻功夫,“沈大人又升官”的消息,便传出了银台街,往京中各官员府邸、各大酒楼茶馆而去。

......

羽林军们在偏厅喝茶歇息,沈筝则在正厅同洪公公说话。

洪公公刚收下古嬷嬷送来的犒赏,便感觉肩膀被碰了碰。

他转过头,看向抿着嘴巴的小梳子:“作甚?没看到咱家在和沈大人说话?”

小梳子双手颤颤,奉上了刚收到的犒赏:“师傅,都给您......”

洪公公闻言脸都黑了,“啪”一下打小梳子手上。

“你莫不是诚心的!”

说罢,他转头看向沈筝,言语凄凄:“沈大人,您可得替老奴做主,老奴这是第一次带他出宫宣旨,之前,可从未要过他什么银子!”

这笨徒弟,该机灵时不机灵,不该机灵时,尽在人家面前落自己面子!

大太监没收小太监犒赏?

传出去,他还怎在宫中做人!

看着一脸无措的小梳子,沈筝一笑:“这不正说明了梳子公公孝顺,时时刻刻惦记着师傅的?这样实诚的徒弟,估摸着也不多见。”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又让洪公公把小梳子看顺眼了。

“还不快收下?”

推回小梳子的,他道:“今日当着沈大人的面儿,我这样说,往后任谁来了,都是这句话——你小梳子,是我千挑万选的笨徒弟,往后,只要我还能动弹,便只有我这个做师傅的,给你银子的份儿!你收的犒赏,自己能用用,不能用,好生保管着!听到没有!”

小梳子脑袋懵懵的,但还是老实道:“听到了......”

“行了。”洪公公朝他摆摆手,“出去喝茶吃点心吧,笨手笨脚站这儿碍事。”

听这话,沈筝便知道,洪公公有话要对自己说。

果不其然,小梳子一走,他便开了口:“沈大人,陛下让我问问您,欲何时返程回同安县?”

想着还未去过的庄子,沈筝估了个日子:“也就这几日的功夫吧,该交代的事儿,本也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洪公公,可是陛下有话?”

洪公公笑笑着点头:“陛下说您刚升任,还是参加两次朝会再走,免得百官感受不真切。明个儿卯时,您可要记得来金銮殿点卯!”

卯时......

沈筝强笑应下:“劳公公帮本官回陛下话,明日一定赶到。”

还好只参朝两天,若是再多个几日,她怕是要吃不消......

“那老奴便不在府上多叨扰了。”说罢,洪公公起身,“沈大人不必相送,老奴回宫复命去了。”

话虽这么说,但沈筝还是将他送到了厅外,再由古嬷嬷送一行人出府。

一刻后,古嬷嬷赶回,禀报:“大人,南姝小姐和衿音小姐来了,还带了贺礼。”

沈筝眉尾微挑。

这才多久,这俩丫头就收到了消息?

这贺礼,怕是余、徐两府早就准备好的。

她刚起身,又有小厮来报:“大人,林将军府、镇远将军府、户部尚书府、工部尚书府,还有刑部尚书府,遣人送来了贺礼!”

“这么快?”沈筝朝厅外走去,“我去看看。”

刚走了几步,又有小厮来报:“大人,户部侍郎府、工部侍郎府、礼部侍郎府、吏部侍郎府、都水监正府、太医署令府,还有京兆尹府上,也都送来了贺礼!”

沈筝脚步一顿。

这念的......哪里是祝贺名单,分明是人脉名单......

在去往前院的半道,又有小厮赶来:“大人......”

“不必说了。”沈筝抬手制止,吩咐古嬷嬷:“快些将之前备好的回礼清点一下,今日便给各府回礼。”

之前她入住沈府时,便有不少官员送上了迁赐第礼,今日又要收下这好些升官贺礼,那给各府的回礼,自是不能寒酸了去。

古嬷嬷领命离去,雷攀诚匆匆赶来。

沈筝在他眼中,看见了熊熊燃烧的斗志。

......

今日的沈府,成了上京茶余饭后最热议的话题。

各大茶馆座无虚席,说书先生唾沫横飞,讲得慷慨激昂。

“就说皇帝陛下的赏赐,便给沈大人挣足了面子!你们说,得是多大的信任,才能使皇帝陛下眼都不眨,直接赐给沈大人一枚‘跨府调令’?”

茶客们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人抬杠:“您怎的知道皇帝陛下眼都不眨?您亲眼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