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归家(第2页)

西北边境的黄土坡上,一位白发老叟颤巍巍地从田埂上捧起一捧沾着文气的泥土,指缝间漏下的碎土竟带着湿润的潮气。

他浑浊的眼睛里滚出泪珠,对着天际的金光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嘶哑却有力:“老天有眼啊!圣人显灵啊!我大夏的百姓,终于能活下去了!”

不远处的村落里,几个整日饥馑的村人,抱着重新充盈的米缸泣不成声。

缸里的糙米泛着温润的光泽,那是王清流文气凝结的生机,米粒中还隐隐透着一丝紫气,哪怕存放许久也不会腐坏。

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孩童,抓着一把刚从田里摘来的青麦穗,小心翼翼地塞进嘴里,清甜的麦香在口中散开,他抬起头,对着半空的金光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当王清流带着灼灼落在帝都道口巷时,暮色已漫过朱红宫墙,将整条巷子染成了暖橙色。

巷口的老槐树上,几只晚归的乌鸦正梳理着羽毛,看到半空中落下的身影,竟也不飞走,只是歪着脑袋静静看着,像是早已认出这位曾在此居住的圣人。

王清流刚踏下云絮,守在宅子门边的两个青衣儒童便齐齐躬身,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敬畏:“恭迎圣人回府!”

这两个儒童看着不过十岁左右,身上穿着清亮的儒衫,却身姿挺拔,眼神明亮,显然是受过严格的儒门教养。

“你们是?”王清流有些疑惑。

道口巷的这处宅子,他和家人已经很少回来了,平日里大多住在城外的山庄,那里更清静,也更适合修行。

只是这次从“文圣”的洞天回来,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对旧宅的眷恋,便特意带着灼灼来了这里。

略长一些的儒童上前一步,恭敬地回道。

“回圣人,我是陆家的陆峻,这是我弟弟陆峰。我们族长特意叮嘱我们,每日前来打扫宅院,务必将这里照看好,等您回来。”他说话时,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中满是激动,却又努力克制着,不敢有半分失礼。

王清流闻言,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他抬手轻挥,两道淡青色的文气在空中凝聚,化作两枚铜钱大的枣叶,叶片上还泛着淡淡的金光,散发着温和的文气。

“替我谢谢师父,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我再亲自登门拜访。这两枚枣叶,算是给你们的奖赏。”陆峻和陆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他们都是刚入童生境的修士,最需要的便是能温养神魂、辅助修行的宝物,这枚文气枣叶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两人连忙躬身接过,双手捧着枣叶,声音都有些发颤:“谢圣人赏赐!我等定不辜负圣人与族长的嘱托!”

“对了,我师公訾伯亚圣,如今也在陆家吗?”王清流忽然想起一事,问道。

“回圣人,訾亚圣也在陆家的!”陆峻连忙回道。

“好,我知道了。”王清流点了点头。

“天色不早了,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吧。”待两个儒童躬身告退后,他便带着灼灼推开了宅门。

宅院内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破旧,也没有刻意进行修葺,反而处处保留着他们一家人曾经生活过的痕迹:

院角的老井旁,还放着他母亲当年洗衣用的木盆,盆沿虽有几道裂痕,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廊下的柱子上,还留着虎子小时候刻下的歪歪扭扭的“王”字;

甚至连他当年读书时坐过的石凳,都还摆在紫藤萝架下,石凳上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书卷气息。

“看来师父比我更懂我啊。”王清流心中满是感慨,转头对灼灼笑道。

“今晚就在这休息吧。饿的话,师父给你做些吃的。”灼灼连忙摇头,脸上露出几分羞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