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朕能不能去死?(7)(第2页)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夫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太困难了,尤其是想要获得一个官方身份简直难如登天,以至于学医的都是饭都吃不饱的穷苦人家的孩子,很少会有富家子弟愿意去学习医术的。
穷人家的孩子学医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来一些小病可以自己进行诊断不必额外花钱去请大夫了,二来给周围街坊邻居医治一些简单的毛病还能够为家里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大夫的收入再地也要比农民的收入高太多。
穷人交不起束修,往往是用粮食进行替代,虽说价值上和腊肉、铜钱相等,但是大包小包的粮食抗过来还是会让师父的脸上有那么一丝丝的难堪,这也注定了师父不会从自己的这个弟子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往往教授起来就不那么用心了。
另外穷人孩子没钱启蒙,即便能够拜在某位医师门下也会因为不认识字无法理解师父都讲解了些什么,从拜师那会医师的态度上也能够看出来医师不大可能有那个耐心会给孩子从头教起的。
所以穷人家的孩子其实很少有能够最后成为合格医师的存在,大多数的孩子毕业后都是回村充当一个赤脚医生,这种水平想要处置瘟疫那是远远不够格的。
因此全国各地行医者的数量虽多,但是有资格处置瘟疫的医师数量其实并不多,这点数量远远无法解决絮州目前的困境。
高质量的医师哪里多?答案无疑是设在皇宫内地太医院。
整个太医院上上下下两百多人,随便拉出去一个都能成为当地的名医,可以说是整个国家医学实力最顶尖的地方。
但是太医是专属为皇家服务的,想要调动太医就必须皇帝同意。 早些时候皇后倒是同意了,并且表示自己也愿意亲自过去解决瘟疫,众所周知皇后娘娘的医术那是太医院院首都甘拜下风的。
这人要是别人也就算了,可是她是皇后!
没一个大臣敢应和皇后的提议,当年皇上以为皇后死了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现大臣们都看在眼里,这特么要是皇上醒过来得知他们把皇后安排到瘟疫区域了,估计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家老小一个都别想活。
于是这事就被写进奏折呈送到了御书房等待御批,至于什么时候才会御批那就不是大臣们所能掌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