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经 作品

第927章 转投门庭(第2页)

更不用说,上古道文在阵道、器道等方面,亦有广泛的运用。

偏偏,这种古老的文字,又是出了名的一字千意,极难解读。稍有一字不明确,就可能导致解读出的内容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若是出身大派、有完整传承和师尊教导的修士还好,那些宗门底蕴不够,亦或散修出身的修士,在上古道文的掌握过程中,不知道会吃多少苦头。

这也正是方平选择上古道文,作为讲法压轴内容的决定性原因。

一言以蔽之,精妙的上古道文解读之法,乃是一件可以让修士自我提升的工具,是真正的授人以渔!

看的出来,之前的讲解,由于方平的高屋建瓴、平铺直叙,绝大部分修士即便无法当场听懂,至少也能明悟个大概,余下的可以先记住,回去后再慢慢揣摩。

但内容一旦涉及到上古道文这等艰深晦涩的学识,哪怕方平已经讲的尽可能直白,仍旧有大量的金丹修士听得一知半解,面露懵懂。

他们一边在心中揣摩先前的内容,但又舍不得放弃方平后续要讲的,强行分心两用,只弄得自己更加困惑茫然。

也有些心性果决之辈,当机立断,不再继续听讲,而是凝神入定,全力参悟方平已经讲解的部分。

诸多金丹修士中,自然也有那么几位悟性惊人、天资不俗之辈,只听的摇头晃脑,嘴角含笑,一看便知正渐入佳境。只恨不得时间能永远停在这一刻,讲法永无止境。

至于留影珠之类的物品,在场的修士自然早有准备。

但常见留影珠,只能记载普通的画面、声音,方平讲法时,以欲魔天音技巧融入的自身感悟,以及那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却是留影珠无论如何无法保留的。

这种亲身聆听真人讲法的收获,跟对着留影珠的画面自行参悟,两者的差距何止十倍!

最后一言落下,方平轻敲讲法台上的玉缶,宣告第三场讲法结束。

忽然寂静下来的黑神峰,只有夜风吹过的声音。足足沉寂了数十息,才终于逐渐有喧哗声响起。

不知道谁先带头,无数修士再度以弟子礼拜谢起方平。而这一次,他们的谢意是发自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