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游 作品

第110章 真凭实学,折服女神医(第2页)

简单的鹅颈瓶实验也至少需要一年半载,并不适合现在的情况。

“嗯......借用佛家的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细微,眼睛看不到的生物,它们跟人或者动物一样形成族群,自成一个世界。”

“疟原虫便是其中一种,这种细微的虫子生活在湿地、浅滩污水之中。”

“第一例患了疟疾的患者要么是因为喝了滋生疟原虫的生水,要么是被携带疟原虫的蚊虫叮咬,然后疟原虫在人体内大量的繁殖,而在这期间,人体就会产生高热,或者打摆子。”

“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素问》虽然将疟疾发作的症状讲的明白,但所谓‘疟之始发’,实际上指的是是疟原虫在人体寄生繁殖后的发作之始。”

“而在这之前,疟原虫就已经悄然进了人体,并默不作声的大量繁殖。”

一群御医加上孙姑娘,虽然都没亲眼见到疟原虫,但听李斯文将疟疾的发病原理、传播途径说的一清二楚,已经打消了疑虑。

而孙姑娘见李斯文巧借《素问》中黄帝与岐伯的一问一答,解答了自己的责问,不由俏皮一笑:

“侯爷可否告知小女子,究竟是什么药物可以根治疟疾!”

李斯文神色郑重道:“青篙!”

孙姑娘蹙起秀眉,沉吟道:“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确记载,将青篙绞汁可治疟疾,但祖父验证过多次,证明是无稽之谈。”

李斯文没读过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但他敢肯定前世的那位大医就是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这才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而那位大医的灵感出处,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