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东上 作品

第1175章 道应民需(第2页)

“天象示警,立教必乱。”

邓晨慢条斯理撕开油纸包,取出发热包——白芷用灶灰、生石灰、姜末和细铁末秘制,外包棉纱。他把发热包往罗盘中央一搁,再滴两滴水。

“嗤啦——”

白雾蒸腾,罗盘瞬间烫手,磁针疯转,原本指着玄诚子的针尖猛地一跳,竟与北斗虚影形成直角。

“真人,您看。”邓晨用袖口扇了扇雾气,“人力虽小,可借天时。北斗指北,可我让它指南,天也没塌。”

玄清眯眼,忽然竹杖一点,一枚铜钱破空而来,“叮”地击中发热包。棉纱破开,热灰四溅,烫得玄诚子原地蹦高,灯也摔了,火苗舔上他的棉鞋,一股烧羊毛味顺风飘出三里。

“哎哟我的亲娘——”玄诚子甩掉鞋子,单脚乱跳,“弟子就说寒腿,这下直接烤熟了!”

北斗虚影晃了晃,终究没散。老道冷哼:“雕虫小技,乱了针,乱不了心。”可是心里却说:不愧是祖师预言的有缘人,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术道。

正僵持,夜空忽然划过一道银线,亮得刺眼,尾焰拖出长长尾迹,像天穹被谁划了一刀。

玄清真人抬首,厉声:“天象示警!立教必遭天谴!”

邓晨却鼓掌:“好!真人可知此星何名?”

“天狗食日,主兵凶。”

“非也。”邓晨指向流星消逝的方位,“那玩意儿叫‘英仙’,每年八月准时打卡,跟赶集似的。若它真预示兵凶,怎不见去年匈奴南下?倒是我来时的路上,听说洛阳米价涨了五文,百姓骂的可不是星星,是官仓。”

玄诚子抱着脚,插嘴:“对!昨日山下粮铺老板还说,再涨就囤黑豆喂猪。”

玄清真人瞪他一眼,他立刻缩成鹌鹑。

邓晨趁热打铁,掏出一卷皱巴巴的《汉书》抄本,翻到折角处:“真人请看,王莽居摄元年,荧惑守心,术士劝进,结果如何?

“十年后,长安宫阙尽成焦土。

“天象若真能示警,为何不给王莽一雷劈了?可见星象是星象,人事是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