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道接地气
众人风风火火往牛棚赶。小猪崽“函谷”被白芷抱在怀里,远远望去,像一面粉色小旗,为新生代的道教摇旗呐喊。
百年后,《嵩岳道教史》载:
“更始三年戊申,玄清真人于风云观焚竹杖、立宪章,开道教科举之先河。是日桃花如雨,镇教神兽‘函谷’生,背现太极,喷嚏成图,观者以为吉兆。”
书页旁,佚名小字批注:
“据传,当日母牛产犊双生,一黑一白,恰合太极。李二郎感恩,献牛乳三斗,真人以其和桃花瓣酿酒,名‘太极醉’。每逢春至,观中弟子必浮一大白,遥祝那头以鼻涕画太极的猪。”
卯初二刻,三清殿两扇朱漆大门还关得严丝合缝,外头却已挤满香客。
最前排是挑箩筐的、背竹篓的、牵牛的、抱鸡的,甚至还有一位头顶铁锅的——据说是怕天降祥瑞砸破头。
殿门缝里漏出的檀香一缕一缕,像白胡子老头儿探出头:“别急,里头正彩排呢。”
玄诚子趴在门缝上对外安抚:“诸位善信稍安,今日立教大典,功德箱只收现银,拒收鸡蛋!”
殿内,众人忙得鸡飞狗跳。
神龛下,供桌被临时改成“主席团”。
居中一把黄花梨太师椅,椅背雕着松鹤延年,此刻却绑了一床碎花小被——里头拱着粉猪“函谷”。
它鼻子一拱一拱,把“主席”位置拱得吱呀作响。
玄清真人负手站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座位被猪占领,脸色比三清像还青。
白芷笑眯眯添乱:“真人,您德高望重,站一会儿更显精神。”
玄清深吸一口气:“……老道今年一百零七,不是十七。”
邓晨递过一只软蒲团:“要不您跟猪挤挤?太极配太极,正好。”
老道嘴角直抽,最终还是盘腿坐在蒲团上,与猪平视。
“镇教神兽在上,贫道在下,倒也合乎天道。”他自我安慰。
供桌左侧,墨云风案前摊着一卷《术法伦理规范》,足有半寸厚。
他正用朱砂笔圈改最后一行:
“——若弟子私绘二维码敛财,罚抄《道德经》五千遍,并负责观内母猪产后护理一个月。”
圈完,他抬头问玄诚子:“师兄,一个月够吗?”
玄诚子掰着指头算:“母猪一年两胎,每胎十八仔,护理一月等于……”
他脸色煞白:“够!绝对够!”
供桌右侧,玄清真人亲自执笔的《立教疏》只剩落款。
老道悬腕运气,笔走龙蛇,最后写下一行小字:
“——留监察位,后世有人敢坏此约,令竹杖焚心、猪吼震魂。”
写完,他取腰间葫芦,把七枚铜钱“哗啦啦”倒在疏文上,权作玉玺。
铜钱排成一个小小北斗,勺口正对“函谷”的鼻尖。小猪崽被冰凉的铜钱冻得一哆嗦,打了个喷嚏,鼻涕泡泡正好糊在“监察”二字上。
玄清真人莞尔:“天意已签押。”
邓晨抱着一摞粗糙的试卷,第一页赫然印着:
“甲科·论母猪产后心理与《道德经》‘玄牝之门’之关系(三百字)。”
玄诚子探头一看,差点把眼珠子掉进去:“这题谁会?”
白芷举手:“我会!先安抚母猪情绪,再念‘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让它明白自己只是生生不息的一环,不必焦虑。”
墨云风苦笑:“那乙科‘如何用三枚铜钱占卜母猪下一胎公母’呢?”
小猪崽“函谷”忽然“嗷”了一声,像是对考题提出抗议。
玄清真人摸摸猪耳朵:“莫急,你若答得好,赏你一盆热豆渣。”
钟鼓三声,殿门大开。香客蜂拥而入,跪在殿外石阶上,层层叠叠像梯田。
玄清真人走到香炉前,刚要开口,小猪崽“函谷”突然从太师椅上跌下,“啪嗒”一声滚到蒲团上,四蹄朝天,发出撕心裂肺的“嗷——”。
香客们齐刷刷抬头:
“神兽显灵啦!”
“它在说什么?”
玄诚子机智抢答:“它在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群掌声雷动。
玄清真人趁机抬手,压下喧闹,朗声宣读《立教疏》:
“……道为根,教为枝,术为叶;无根则枝枯,无叶则根朽……”
读到“术为叶”时,“函谷”一个鲤鱼打挺,小尾巴扫起香灰,扑了玄诚子一脸。
老道面不改色,继续念:“……凡我弟子,须通三科、守三戒、行三善——”
香灰呛得玄诚子直咳,咳声混进誓词,竟像节奏鼓点。
众人听得热泪盈眶,以为新教派别具一格,连咳嗽都是法音宣流。
誓词刚落,殿外传来凄厉牛哞。
李二郎满头大汗冲进来:“仙长!母牛崽子横在产道,四条腿全卡住了!”
玄清真人拂尘一扬:“抬进来!”
四个壮汉吭哧吭哧把母牛抬上殿前月台。母牛肚皮鼓得像小山,眼睛湿漉漉,写满“救救我”。
邓晨一个箭步上前,掏出淡黄色“硝黄助产散”,温水灌下;
墨云风翻开《畜牧符法》,掐诀念咒:“天罡北斗,转祸为祥……”
玄诚子负责安抚家属:“各位莫慌,本观新设兽医科,首诊免费,二次八折!”
白芷蹲在旁边,给母牛顺鬃毛,顺嘴科普:“深呼吸,用力——对,像拉粑粑!”
不到一刻钟,母牛一声长哞,“噗噜”滑出一只湿漉漉的小牛犊,毛色黑白相间,四蹄踏雪。
小牛颤颤巍巍站起,脑袋一歪,正好顶在“函谷”屁股上。
小猪崽被顶得原地转圈,小尾巴甩成风扇,众人齐声喝彩:“太极生两仪,黑白配!”
母牛母子平安,李二郎千恩万谢,当场捐出两贯铜钱。
玄诚子抱着沉甸甸的箱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趁众人围着小牛,又摸出一张新二维码,刚要贴,被玄清真人一把拎住后领。
“老道说了,下不为例。”
玄诚子小声:“弟子这次用的是活码,扫进去先跳《道德经》全文,再跳捐赠页面,既弘道又筹资,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