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 作品

第1847章 令行山岳皆耸动(八)

  劳堪的蔡国熙在两淮和两浙严厉整顿盐政,要求这些盐商们缴纳拖欠的赋税和罚金,同时大力整顿盐政,招募灶工,将现存的灶工加以整顿,按照朝廷所制定的灶工待遇从本月起就发给本色和折色工食银,保障他们的生存。

  朝廷也通过工部给徐州铁厂和煤矿下达命令,为盐场铸造相应的工具,还要大规模的扩建盐场的设施,在朝廷的拨款下,地方开始招募民夫,为盐场挖掘卤池等设施,扩大盐场的生产能力。

  刑部也晓谕南直、山东、直隶、河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两湖按察使司,将徒三年以下和流三千里以下的罪犯发各盐场为灶工,充实盐场的劳动力,为了打击私盐,还在各盐场成立专门的缉私巡检司,防止食盐出场。

  在吏部的选拔之下,很快就将长芦、两浙、两淮盐政使选出,报请朱载坖御批之后任命,各盐政使使盐政分司的长官,负责辖区内部食盐生产的组织,盐场产量的考成,食盐的收储等等,为了适应朝廷的盐政改革,还要在各重要城市和扬州、淮安、天津等产盐城市修建仓库,用以储存食盐,以备盐商支盐。

  奉诏巡视两淮的钦差汪无择抵达扬州之后,召集这些盐商听取他们对于朝廷盐政改革的意见,盐商们对于朝廷们的新政,意见主要是集中在引价的问题上,因为现在朝廷不允许盐商直接下场收盐,可以预见的是引价必然大幅度提升,因为现在的引价不仅仅是盐税,还有盐价在其中,盐商们担心引价过重,盐商无力承担。

  还有就是盐政的开中和纳银比例也是一个问题,因为按照之前朝廷所定下的规矩,开中的食盐是正盐,往往能够立即拿到实物,但是余盐或者纳银换取的盐引,就未必了,因为现在两淮盐课缺额太大,按照朝廷定例,两淮一年应该上缴的盐课是七十万五千一百八十引,也就是一亿四千万斤,占到整个大明盐课的三分之一,但是实际上两淮各盐场每年能够生产的食盐不到四十万引,也就是说很多时候盐商缴纳了引价之后是拿不到相应的食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