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7章 盟哥儿来得及时(第3页)
城哥儿站在旁边充当护卫,恰好听见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还有很大的机会,毕竟赵家小女婿的位置还是空着的。同时,忧的是——自己目前还没被赵家选中,还要再等几年,恐怕夜长梦多,充满变数。
对于赵宣宣的话,朱夫人明显不赞同,说:“我家儿子多,个个是人中龙凤,改日两家商量商量,如何?”
她虽然是朱大人娶的续弦,比朱大人的长子更年轻,但继母也是母,她享受当继母的权力,喜欢乱点鸳鸯谱,暗忖:如果我成功让唐知府的嫡女嫁进朱家,夫君肯定夸我,哼!
在她看来,结亲就像做买卖,做得好,就稳赚不赔。
巧宝竖起耳朵听,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于是停止捣药,故意去排队的人群中挑选一个看起来挺严重的病人。
这位病人腮帮子肿得特别大,甚至整个脑袋都浮肿。
巧宝故意把她带到朱夫人身边。
等赵宣宣婉拒朱夫人的提议之后,巧宝故意一惊一乍,说:“娘亲,这个妹妹的病是不是会传染啊?”
朱夫人转头一看,看见病人浮肿的脸,顿时吓一跳,连忙往后退。
赵宣宣跟巧宝对视,猜出小闺女的意思,顺水推舟,进行配合,对朱夫人说:“朱夫人,请您回避一下,避免传染。”
朱夫人避之唯恐不及,加快脚步,赶紧逃之夭夭,心有余悸。走远之后,她小声埋怨:“明知道那是传染病,唐夫人母女俩还给那人看病,啧啧……一个传染俩,我以后再也不去她家做客了,不干不净……”
她忍不住打个摆子,不寒而栗,抬手轻抚自己的脸。对她而言,美色就是自己的底气,千万不能肿成猪头。
这时,她的丫鬟小声提醒:“夫人,不用怕,刚才遇见的那个病叫猪头风,又叫蛤蟆瘟,我以前见过,看起来可怕罢了,不容易传染。”
朱夫人皱眉头,还是觉得晦气,说:“赶紧回府,焚香沐浴,更衣!”
— —
眼看朱夫人走了,巧宝做个鬼脸,暗暗得意。
然而,赵宣宣并未感到轻松,因为猪头风这个病确实有传染的可能。
医书上有记载这方面的病例,而且,以前她在成都府的罗太医回春堂当学徒时,听过罗太医讲解这种情况。
她当即用面巾蒙住半边脸,又吩咐巧宝、双姐儿和私塾的徒弟们照做,然后才开始询问病人发病的经过。
这个病人才十岁,爱哭,说自己很痛很痛,而且别人都嘲笑她变猪精,变妖怪,不跟她玩,她好难受。
赵宣宣温柔地说:“放心,这个病可以治好的,不要怕。好多人都得过这种病,痊愈就没事了。”
小姑娘燃起希望,问:“真的吗?”
巧宝插话:“真的!只要你乖乖听话,我们保证能治好。”
双姐儿也笑着安慰:“不是猪精,也不是妖怪,只是小病而已。”
“我妹妹筠姐儿今年春天的时候,恰好也得过这个病。痊愈之后,像以前一样漂亮,可爱。”
她们语气轻松,生病的小姑娘终于停住眼泪,喉咙哽咽几下,对她们充满信任。
赵宣宣送一块手绢给她擦眼泪和鼻涕,问:“你爹娘有没有带你去找别的大夫看过?”
小姑娘摇头,眼泪忽然又忍不住涌出来,稚嫩地说:“我弟弟生病,他们就带他去医馆看病。”
“我生病,就吃车前草熬的药汁,没钱看病。”
双姐儿和巧宝对视一眼,笑容都不翼而飞。
赵宣宣看着这小病人,眼眸变湿润,忍不住想起小时候的王俏儿。
王俏儿那时候也是十岁左右,有一次下田插秧时,脚板被锋利的石头划破,后来脚肿成猪蹄,也是没钱看病,就用偏方的草药乱泡、乱敷。后来,是王玉娥发现了,怕王俏儿变成跛子,赶紧用牛车带她去城里看病,又接到自己家里养了一个多月,才养好。幸好王俏儿后来腿脚利索,能跑能跳,没有一瘸一拐。
赵宣宣轻轻叹气,收起回忆,帮小姑娘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