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爱二顺渝可 作品

第2178章 圣人如凤毛麟角,而坏蛋数不胜数(第2页)

“如果真喝这大补汤,恐怕真的生出个娃仔来。”

赵大贵和赵大旺不约而同,差点笑喷出来,连忙扭头,朝后面笑,避免喷饭到桌子上。

王玉娥气得瞪赵东阳一眼,无可奈何,说:“算了,明天不炖这补汤了,免得浪费钱。”

然而,刚说完,她又反悔,接着说:“明天我去找李大娘打听,换别的补汤试试。”

赵东阳抚摸胖肚皮,唱反调:“以前,你怀乖女的时候,啥补汤也没喝,连肉都吃得少,不照样好好的?”

夫妻俩闲得无聊,又斗嘴玩。

你一句,我一句,反正一个往东,一个往西。

王玉娥觉得赵东阳只顾着自己贪吃、贪玩,不够关心乖宝和等待出生的小娃娃,还说多喝补汤,小娃娃会更聪明。

而赵东阳私下里已经听乖宝抱怨过,说奶奶搞的大补汤让她害怕,一看就不想喝,看都看饱了。但是,乖宝不忍心说奶奶帮倒忙,所以忍着。

相比乖宝的细心体贴,赵东阳显得无所顾忌,想说啥就说啥。

他用嘴皮子和王玉娥大战三百回合。

晚上睡觉时,王玉娥忍不住用脚踢他屁股,踢一下,不轻不重。

心里有火气,但又不敢太过分。

反正踢得不痛,赵东阳勉强忍下,嘴巴嘀咕:“我要写信告诉乖女,让她评评理,哼。”

与此同时,书房里的油灯还明亮亮,乖宝和李居逸还没休息。

忽然,外面一阵淅淅沥沥响,春雨如同不要钱的东西一样,一阵接一阵,在天地之间泛滥。

乖宝忽然从书卷中抬起头,看向窗外,眉头微蹙,说:“居逸,今年雨水太多,你觉不觉得?”

李居逸继续翻案卷,随口接话:“春天都这样,不用担心。”

“春雨贵如油,种田的人喜欢春雨,反而怕春旱。”

乖宝眼神忧虑,说:“下雨多,怕洪水,特别是山洪。”

“官府要做两手准备才好,避免被打个措手不及。”

李居逸爽快答应,说:“明天我叮嘱师爷和官差们,让他们准备准备。”

话未落音,他就忍不住打哈欠,用手遮住嘴,困倦了。

他在案卷里夹一片红叶书签,然后合上,笑着调侃:“幕后掌权者还不睡吗?”

“很晚了。”

“肚子里的小娃娃也要多睡觉。”

乖宝无可奈何,露出右脸上的小酒窝,然后吹灭油灯,和李居逸手拉手,回内室去睡觉。

即使内心再忧国忧民,也敌不过她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有金刚不坏之身。

— —

王家村,许多茅草屋顶被春雨打湿,甚至有些屋里漏水。

王玉安家是村里唯一的青瓦房,与众不同。雨水顺着瓦片往下流,掉进屋檐下的一个个窝窝里。

潮湿的水汽四处蔓延,无孔不入,使被窝变得不暖、不舒服,同时使王舅母的腿痛得厉害。

她躺在床上,嘴里“哎哟哎哟”,抱怨:“这老毛病,咋办哦?痛死我了!”

王玉安下床穿鞋,去王老太以前住的那间屋里拿活络油,然后回来帮妻子擦药、揉腿。

王舅母坐了起来,靠在床头,明显好受许多,说:“一下雨就这样。”

上次她还特意问了李大夫,李大夫说这毛病没法根治,只能好好保养,最好别让腿脚泡冷水里,也别过度操劳。

王舅母愁眉苦脸,暗忖:天天干农活,哪里还能像城里人那样讲究?

王玉安在黑暗中憨笑。

两人都舍不得点灯,一切都摸黑进行。

王舅母又小声说:“今天隔壁老太太告诉我,有两个街溜子来找咱家洋洋,一看就不是啥好人,不知道说了啥?”

“后来我问洋洋,洋洋不承认,非说隔壁老太太看错了。”

王玉安皱眉头,怕大孙子学坏。

他想一想,说:“明日我跟他说说,让他别学坏。”

王舅母抱怨:“他比七宝大好几岁,七宝越看越稳重,快要做上师爷了。”

“洋洋还只会看家,家里的活儿都不会干,以后咋办?”

王玉安也想不通,说:“王猛和春喜都勤快,为啥养出一个懒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