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第3页)
众人行礼告退,唯有沈隽意等人留在原地。
凌降曜临走前,深深看了沈隽意一眼,眼神复杂,随后转身离去。
翰林院掌院学士身着紫袍,面带微笑走上前来:“恭喜诸位入翰林院。此地乃朝廷人才渊薮,肩负编修国史、草拟诏书、参赞机要之重任。望诸君勤学不辍,忠心报国。”
“谢学士教诲!”众人齐声回应。
随后,就听留在后头的礼部侍郎朗声道:“依本朝礼制,新科三鼎甲须游街示众,昭告天下。状元、榜眼、探花即刻准备。”
礼部侍郎即刻趋步上前,引领沈隽意、柳融与肖凛前往更衣处。
锦缎翻飞间,三人换上象征三鼎甲的特制官服。
沈隽意一袭绯色状元袍绣满金线流云,头戴缀满珍珠的花冠,华贵之气扑面而来;柳融与肖凛亦身着绯紫官袍,虽不及状元服繁复,却也暗纹精美,尽显尊荣。
“三位请随下官来。”就有侍从垂手在前,恭恭敬敬引着三人至宫门外。
早有三匹骏马披红挂彩等候于此——为首的白马通体雪白,鬃毛如银丝般顺滑。两侧棕红骏马昂首嘶鸣,四蹄踏雪。
依古制,状元乘白马,榜眼、探花乘红马。
礼部官员亲自搀扶三人上马,又仔细整理衣冠,确认每一处配饰都端正妥帖。
柳融与肖凛翻身上马,三人排成一列。
队伍最前方,礼部小官吏手持笏板开道。
其后是高举“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杏黄大旗的仪战队。
旌旗猎猎间,卫兵与官员整齐列队随行。
“游街开始!”随着一声令下,队伍缓缓移动,马蹄声叩响青石板路。
京都街巷早已人头攒动,百姓们听闻新科三鼎甲游街,天未亮便占据有利位置。
当队伍出现时,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缤纷花瓣如骤雨般洒落。
沿街小贩高声叫卖糖葫芦、桂花糕,孩童骑在大人肩头挥舞手臂,整个京都沉浸在喜庆氛围之中。
“那骑白马的便是状元郎?好俊的风姿!”一位大娘踮脚张望,满脸惊叹。
“正是!据说状元的文章都做得花团锦簇!”卖糖画的老汉笑着应和。
“红马上的是探花郎吧?”有老者捋须询问。
“可不是!瞧那瘦高个,生得剑眉星目……”人群中议论纷纷。
因传统中探花多以俊美著称,沈隽意面如冠玉、气度不凡的模样,反倒让不少人误将他认作探花。
“这状元郎比探花郎还俊!”闺阁少女们交头接耳,粉面含春,引得同伴们掩嘴轻笑。
“听闻这沈状元不仅相貌出众,殿试策论更是字字珠玑,连圣上都拍案称赞。”老儒生抚须赞叹,“这般才貌双全,实乃国之栋梁。”
沈隽意端坐马上,身姿挺拔如松,目不斜视。
耳畔潮水般的赞叹声,却让他微微不自在——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容貌竟成众人焦点。
柳融驱马靠近,低声打趣:“沈兄,这状元头衔抢了不算,连肖兄的‘探花美名’都一并夺了去!”
肖凛亦笑着摇头:“原以为能凭这探花名号在京城扬名,不想竟被沈兄风头盖过。”
沈隽意闻言轻笑:“二位谬赞。这些虚名如过眼云烟,我等当以报国为念。”
肖凛正色点头:“沈兄心怀天下,令人钦佩。日后朝堂共事,定当勠力同心。”
随着队伍前行,沈隽意渐渐适应了周遭的热烈。
他开始带着温和笑意向百姓颔首致意,每一个回应都能引发新一轮欢呼。
少女们望着他如玉面容,双颊绯红。老者们见他谦逊姿态,频频点头。
“往年状元多是古板模样,哪有这般谦和俊逸的?”
“也不知道这状元郎可成亲了……”
议论声随风飘来,沈隽意泰然处之,柳融与肖凛忍俊不禁,被逗得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