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近水楼台(第2页)

“但是,账不能只算眼前。你想想,一旦李发成这十几家厂子真的落地明阳,意味着什么?”

陆江河没有立刻回答,他在快速消化沈文静的话。

“意味着明阳的工业格局将彻底改变。”沈文静自问自答,“这么大的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会迅速跟上,人流、物流、信息流都会呈几何级数增长。明阳就不再是现在这个只有一条国道进出的小县城了。”

“到那个时候,明阳要发展,就必须修路,建桥,搞基建!你想想,这么大的工程量,谁来承接?蒋泽涛如果从一开始就深度参与了这次招商引资,作为解决了最大物流瓶颈的关键人物,到时候这些工程,他是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且,家具产业只是第一步。有了这个基础,后续引进其他产业是不是就顺理成章了?”

“到时候整个明阳的物流盘子都会被激活,那就不再是现在这种‘特种运输’的小打小闹了,而是真正能做大做强的标准化物流。蒋泽涛现在进去,看似亏了运费,实际上是提前抢占了未来整个明阳的物流市场入口!”

“更别说,他帮你解决了这个天大的难题,这份人情,你在明阳一天,就得记他一天。以后他在明阳地面上,还有什么事情不好办?”

陆江河听得入了神,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沈文静看问题的角度,确实更宏观,也更长远。她不仅仅看到了经济账,更看到了里面的政治账和人情账。

其实,给陆江河一点时间,他不见得会想不到这一步,只是此刻思绪繁杂,没有身为旁观者的沈文静看的更清楚而已。

“你这么一说,倒确实是这个道理…”陆江河点了点头,但随即又露出了新的忧虑,“可问题是,我们怎么跟他开口?这些长远的好处,涛子……他能看到这一步吗?”

陆江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蒋泽涛是商人,逐利是本性。你跟他画一个未来可能很大,但眼下必定亏钱的饼,他会不会觉得你是在利用发小的感情,把他往火坑里推?

商人的思维模式,往往更注重眼前的现金流和利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