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阳平关内外,双方开始角逐!(第2页)
只要张鲁能够守住阳平关,他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与刘备的荆州兵继续战斗。
尽管他知道,难度很大,但是他更清楚的是此时自己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只有如此对于张鲁来说才会有希望。
张鲁把所有的精锐都调拨到阳平关内,其实就是与张飞,赵云等人决一死战。
张鲁非常清楚,阳平关在谁的手中,谁就占据极大的主动权。
此时此刻,阳平关还在那张鲁的手中,那么这就清楚了,坚持住才会有可能。
如果此时的坚持不住,对于张鲁来说绝对是极其被动的局面。
无论张鲁是否承认,这就是现实也是事实。
因为此时此刻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张鲁。 他明白自己的任务艰巨,但是还没有到最后一刻。
只要他继续坚持下去,很有可能在这一战之中最终扭转被动为主动。
这一刻对于张鲁来说极其重要。
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想尽一切办法,最好是把张飞,赵云等人直接击退。
如此才能让张鲁的地位得到保证,也才能让阳平关坚不可摧。
而这也才是张鲁最终的目的。
他打这一仗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地盘。
至于其他的事情,其实张鲁根本无暇顾及。
他只是想守住自己的汉中地区,做自己的逍遥诸侯。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张鲁就非常老实了。 此时张鲁根本就没有其他任何的想法。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实力完全不允许。
这对于张鲁来说压力极大。所以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想尽一切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到了就能够继续掌管汉中地区。
这是他此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之前他说曹操蒙蔽,竟然向刘备发起进攻。
此时他对于这个错误是深深懊悔不已。
在这里张鲁立即写信,让人送到襄阳。
当然张鲁是向刘备求救的,希望刘备能够看在他张鲁是一方诸侯的面子上能够给他留下一点点颜面。
当然要割的赔款,他张鲁也是可以答应的。 只是不过能够给他张鲁留下最后一点地盘。
张鲁此时对于这个想法极其关心。
这个张鲁非常清楚。
只要刘备能够原谅他,那么他的一切还有机会,他的未来仍然是一片光明。
反之,如果刘备最终放弃了他,对于张鲁来说绝对是致命性的打击。 如果刘备下达死命令对张某进行穷追猛打,这个结果张鲁自己都能想象到。
所以张鲁根本不愿意出现这样的结果,在这个时候他要集中全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想办法稳住局面。
要做两手准备,第一手靠自己的能力稳住汉中地区第二手同时求救曹操,而且向刘备示弱,最终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
无论怎么样达成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此时此刻的张鲁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明白不管如何有阳平关这个天险在此,对于他来说还是非常庆幸的。
如果汉中地区都是一马平川,那么他此时的处境可就是真的不妙。
因为他非常清楚,张飞,赵云等人在战斗之中所起到的作用。
全是一马平川,只要张飞,赵云等人一声令下,很快就会将他的大军彻底击毁。
他也非常清楚,在自己的那点汉中兵根本就不足以对抗张飞,赵云等人手下的士兵。
双方实力悬殊过大,只要人家张飞,赵云等人一个冲锋,张鲁等着立即就会溃败。
这一刻张鲁的压力极大。
继续调拨一部分士兵,当然还有群众来到阳平关。
总之张鲁还是不放心阳平关。
因为他很清楚得阳平关者得天下。 只要能够继续占领阳平关,那么汉中地区的天下肯定还是属于他张鲁的。
如果阳平关被张飞,赵云等人拿下,那张鲁的末日可就真的到。
大事之后,无论张鲁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想与张飞,赵云等人厮杀根本就不可能了。
最终等待张鲁的只能是无尽的悲哀,失败已经成为必然。
到了那时之后,即便是张鲁再努力,也不会取得丝毫的进展。
趁着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一地步,张鲁此时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如今有机会他就继续防守。
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守住阳平关。
这也是此时,张鲁不得不做的事。
无论如何他都要继续坚持下去。 毕竟没有到最后一步,那么他张鲁就有机会和未来。
张鲁此时对阳平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无论是运送物资的群众,还是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必须守住阳平关。
因为阳平关关系到张鲁自己的命运。
如果阳平关能够守住,他张鲁的逍遥自在日子,还能够继续。
反正如果坚守不住阳平关,张鲁的日子很快就会到头。
所以张鲁对于这个问题看得非常清楚。
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张鲁也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守住阳平关。
这是他不得不做的事情。 不管难度有多大,他此时也只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扼守住阳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