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普贤真人显灵(第2页)
等到赵光祖抵达王宫的时候,正好看到被小公公送出来的洪景舟。
见到他从马车上走下来,洪景舟还朝他笑着点了下头。
虽然是老对手,可二人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见面,都十分注重礼节,并不会出现破口大骂等有失风度的情况。
赵光祖也礼貌笑了笑,算作回礼。
而后才朝着王宫走去,抵达宫殿外,便恪守礼节地站在原地,等着小公公前去通报。
不多时,他就等来了王上的传召。
走进宫殿,赵光祖行过礼后,王上正按着一本书,看向他的眸光也有些闪躲,明显是心虚的表现。
赵光祖看出了这一点,却没有主动提出,而是将自己的来意表明。
高丽王耐心听完之后,很快就同意了下来。“王上圣明......”
赵光祖恭维了几句后,才不经意地问道:“王上,臣刚刚看南阳君出了宫,不知......”
“哦,他啊,也不是什么家国大事,只是他的女婿近来得到一尊雕塑,浑然天成,又颇多神异,就想着献给孤王......”
一尊雕塑?
怕是一尊神像吧。
王上先前之所以会心虚,就是因为前不久才答应自己,革除了昭格署,且不再为一些迷信劳民伤财。
“洪大人有心了。”
尽管猜出了是神像,但赵光祖也没有抓着不放的想法,因为他知道,王上也是人,在家国利益面前,对方能够做出让步,因为那是大事。
可若是自己连王上的私生活都要去干涉,且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喜好,那对方可能就会对自己厌烦了。
反倒是自己不去计较这些小事,王上才会觉得,自己这个做臣子的,并非是故意和他对着干,而是真的为了家国天下。
最后才会更加的相信他。
“臣告退。”
高丽王见赵光祖并未多说什么,就告辞离开了,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果然如赵光祖所想的那般,认为对方真的是大公无私,且做的也不是那么过分。
另一边,出了王宫的赵光祖,一路上都在想洪景舟进宫以及所谓的进献神像背后有什么谋划。
只不过这次,他无论如何都没有头绪。
“若是能亲眼看一下那封信就好了。”
赵光祖想着,却又摇了摇头,虽说他觉得就这件事而言,自己手下的人做事不够严谨,可他也相信对方传达给他的讯息,一定就是那封信的核心主旨。
按说不会有错漏之处。
想到最后也没有个结果的赵光祖,最后只得乘坐马车回府。
......
......
很快,两天的时间过去了。
又赶上一日早朝。
赵光祖穿戴朝服,来到了王宫。
大殿之上,群臣礼毕,很快就进入了朝政议论的环节,待这个环节结束,才有小公公从殿外小跑进来,于群臣末尾,细声喊道:“启禀王上,南原府使道奉诏献宝,如今正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高丽王摆了摆手。
在赵光祖错愕的表情中,立于朝堂上的大太监朗声道:“宣南原府使道觐见!”声音在殿中回荡。
赵光祖却听不进去,脑海中全都是‘南原府使道奉诏献宝’几个字。
南原府使道,那不就是洪景舟的女婿?
不是对方要献宝,而是对方的女婿要献宝?
且不是将宝物交由洪景舟,而是请了一道诏书,再由卞学道亲自前来王都。
那天洪景舟进宫是请诏书的?!
赵光祖反应了过来,同时也猜到了那封书信上,被他属下忽视的细节,继而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总结下来,其实只有两点,勋旧派要有行动,和南原府有关。
南原府......他记得,自己前段时间才任命了一位暗行御史,记得还是李翰林的儿子,叫......李梦龙?
若是南原府的事情,会不会和李梦龙有关?
就在他思绪翻飞的时候,卞学道已经一步步走到了最前面,恭敬行礼后,伸手朝着身后两个小公公一引。
就见两人共同托着一个托盘,其上有一物,有蒲扇大小,透过红布,隐约呈现出人形结构。
随后,就见卞学道一边掀开红布,一边介绍道:“此神像,乃是臣近日得来,名为‘普贤真人像’,并非工匠雕琢而成,乃是臣治下一农户,一日入田间劳作之时,得见一天星坠落,此神像,便取自于天星之中,微臣遍查典籍,未能知晓其来历,只是在其座下白象的足底,发现了‘普贤’二字,因此斗胆将其命名为‘普贤真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