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3页)
在得知卞学道将发现神像的农户也带了过来,没二话,直接传召。
随后,一个被卞学道好吃好喝供着,皮肤虽然依旧黝黑,和模样却比以往富态许多的憨厚农户出现在了高丽王面前,动作生涩地行礼,嘴上还不忘说道:
“草,草民,见,见过大王,大王千岁,千千岁。”
高丽王则诧异的看了眼对方:“你是南原府的农户?神像就是你发现的?”
“就,就是草民。”农户磕磕巴巴地将自己下田耕作,到发现天坑,然后从坑中发现神像的事情一一说了。
虽然磕磕绊绊,但却尽显真实。
对方那偶尔蹦出来的滑稽形容,更是让高丽王确认了对方真的是农户,而非卞学道找来的演员。
倒也不是高丽王的观察力细致入微。
而是有些事情,是演不出来的。
例如认知。
同样是月亮,文人就能将他描绘地烂漫无比,又是寄相思、又是染凄凉。
可普通农户不会这么看,要是让他们来描绘月亮,圆圆的,像是锅贴大饼,残月就是被咬了一口的大饼,月食就是大饼吃没了。
这就是认知不同。
而在确认了农户的身份后,高丽王看向卞学道时,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
这果然是个能臣。连治下随便一个农户,都养的这般富态,南原府现在岂不是已经达到了路不拾遗的程度?
这样的人,放在地方着实有些可惜了,留在王都辅佐他才对嘛。
“嗯,你干得不错,来人啊,赏了。”
高丽王听完了故事,对身旁的大太监说一句,不多时,就有小公公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盘子中,是白花花的银两,还有一份田契与一份地契。
对于卞学道而言,这些钱当然算不上多。
可农户哪见过这些银两,忙是跪地谢恩。
等到农户带着赏赐离开后,高丽王又随便问了两句有的没的,才将话题引到了神明赏赐上面。
卞学道早就猜到了王上将他留下的想法,而这也正是他需要的,便演了起来,故作叹息道:“神爱世人,就如同父母疼爱子女一般。”
高丽王正要松一口气。
却听卞学道继续说:“可王上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上一想,若是子女不孝,父母又该如何?”
高丽王想也不想,脑海中就蹦出了答案。
当然是生气。
随后,表情就变得有些难看:“可这和本王没关系,再者说,本王也已经惩罚过他了。”
“王上此言差矣,大王乃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皆为百官之表率。”卞学道把控着力度,见高丽王情绪即将抵达一个临界值时,语气温婉了下来:“幸好王上赏罚分明,神灵才不至于降下灾祸。”
“只不过,神明显灵一次殊为不易,更不用说是为王上赐福。”
“啊?”
高丽王有些没听懂。
什么叫神明显灵一次殊为不易?
神明难道不应该是最自由的吗?
怎么下界一趟还那么费劲?
卞学道解释道:“王上可知晓绝地天通?”
“上古时期,人神混治,致使天下秩序打乱,一些偏远地方的君长,为求治下稳定,不惜用酷刑重典,天帝巡视四方,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高丽王身为大明的附属国君主,对中原文化也有所了解,因此听懂了卞学道的意思。
“这可该如何是好啊!”高丽王叹息着,只觉得自己的长命百岁梦破灭了。
但就在这时,就听卞学道话锋一转:“不过王上也无需过于担心,臣在得到神像之后,起初也看不出什么神异,直到晚上,梦到白象入梦,口吐人言,教给臣一套祭祀用的祈福仪轨,言称只要按照方法祭祀神明,汇聚十方香火之力,便能令有功者、安居乐业者百病全消,亦能令有罪者、心怀鬼胎者璐出马脚。”
“臣照着方法试了一下,果然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