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威压宇内的东方文化已成世界顶流,何时才能书同文?(求订阅)(第3页)
而这正是欧联邦等地区所需要的。
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多学习东方的知识,为他们所用,就有机会完成东方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壮举。
东方人能行,我们也能行!
我们要以东方人为学习目标,积极学习东方的知识,然后转化成自己的。
这就是世界各地现在的想法。
根据一些统计公司的研究报告,自从老鹰被肢解后,各方势力入驻老鹰当债主的时候,世界各地积极学习东方文化的学校和机构呈几何式增加。
一些靠近东方的地区,甚至直接取消英语,专门学习中文。
原本一些音译符号文字的东南亚诸国,也在积极开会,争取抓紧把中文变成自家的第二语言。
比如在东南亚跟东方非常好的东帝文,大马等,他们直接全面吸收东方文字。
如此激进且毫无保留地学习东方文字,自然是有原因的。
早在陈牧暗中提出了大秦计划的时候,东方就开始跟西边的字母文字进行了有规划的切割。
这种切割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渐切割,吸收西方英文的一些优点融入专业科学领域中。
先说最常用的计算机吧。
在初代计算机语言编辑的时候,研发国主要是英文区,他们具备先发和绝对优势。
而中文计算机编译语言也有,但是更复杂,更占用内存。然后就是学习者的习惯跟一些隐形的知识壁垒了。
东方学习英文编译的很多,辛苦学习中文再去学习中文,这不是降低门槛,让其他人抢自己饭碗吗?
加上英文区科技前沿发展一直不错,导致中文编辑软件没有太多市场。
随着科技发展,各类设备的硬件内存和运行性能持续增加,加上数学算法优化,中文编辑软件已经具备生存土壤。
当时陈牧直接召集专业团队,直接优化「易语言编辑」,通过各方优势让东方中文计算机语言建立绝对优势。
随着弱人工智能出现,中文计算机语言成为了必须学习的项目。
现在的计算机领域,你不学习中文编辑软件,就是自绝于最先进的科学文明。
你会无法跟最顶尖的同行进行交流。
这就是科学进步配合市场对人类的影响。
当足够多的精英使用中文编辑软件,并且东方国力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将中文变成辅语言,甚至主语言已经有了土壤。
提一下英文缺点。
中文跟英文词汇量对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英语的常用词汇3万-5万个,规范+非规范词汇总量约100万个,普通人掌握3万-5万个词汇就能进行基本的阅读和交流。
普通人都这个样子了,各专业研究者更是需要掌握几万-十几万不等的专业词汇。
所以英语是一门入门简单,但精通非常困难的语言,普通人与专业人士之间有着巨大鸿沟,基本无法进行交流。
中文的常用汉字3000-5000个,汉字总量约2万个,词汇约15万个,还有数量不可统计的成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中文是以“字”为最小单位,所以理论上2万个汉字能组成无限量词汇。
单从字词组合来说,汉字是不变应万变,即“字”的总量保持不变,最近大规模添加词汇,还是100年来的元素周期表上的那一百来个。中文词汇可以无限量组合。
而英文唯一不变的是26个字母,词汇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应付不断出现的新事物。
可以想象的未来,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英文新词无穷无尽,最终让知识的传播变得非常困难!
几百年以后,一个医学生仅在专业词汇学习上的时间就可能是令人绝望的!
除了这个,中文的精确性和模糊性也是不能比较的。
中文可以需要精确的时候精确,需要模糊的时候模糊,千变万化。而英文到底是精确还是模糊,谁都说不清。
不知不觉中,东方的文化,文字,还有自身,都已经成为人类世界最顶流的存在!
距离大秦计划中的书同文又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