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欧航空:谢特,我们连登月都困难,东方人已经把目光转向娃娃了!(第2页)
随着东方有意无意,加上各种人们自发性的宣传,更多的人加入了讨论月球旅游和相应的话题之中。
“太少了,对外出售的票实在太少了,月球城市既然被称之为月球城市,自然要容纳五十万,不,五百万人口才行!”
“为什么我买不到票?”
“如果月球能够容纳五百万人口,绝对不会有15万的船票了!”
“基建狂魔的底气呢?每天只接待几万人够干什么的?咱们需要继续扩建月球城!争取扩建到容纳5000万级别。我一直想要去月球长期居住!”
“我也一样!”
“你们去吧,我现在只想去火星。”
“根据科学观测,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的人前往低重力环境,配合相应的治疗,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治疗自己。”
“低重力环境还可以让自己加速长高!”
“能长高吗?那我给我孩子也报名!我自己身高才1米71,现在小孩13岁都一米七多了,我希望我孩子能长到一米八的个头。”
“15万票价太高了啊!啥时候降价啊?我要攒两年才能去月球!”
“别想短时间就去月球。光这容纳3.5万人的月球城东方就花费了近万亿,容纳5000万级别的不得让东方破产?”
“我估计很快,东方为了加大月球开发正面效应,后续肯定会减少月球旅游费用。现在这么高,估计是噶富人韭菜的!”
“俺也一样认为如此,大家耐心等待两年就知道了。”
“我是沙漠人,我想去月球。我要花费200万收购月球的旅游票。”
“沙漠人看到这个,表示羡慕。”
“巴巴羊看到这个,也表示羡慕。”
“俺也一样!啥时候能让我去月球啊?”
一时间,人们讨论去月球跟价格问题,还有在月球生活等相关一系列事情的话题度很快变成了百亿,甚至千亿。
每个人最少在关于什么时候开放低廉月球往返票,还有相应月球医疗、教育、生活等一系列事情展开讨论。
本来大家的讨论只限于月球各方面配套,然后忽然有人问了一件事。
“本人刚毕业,从事导游领域的,请问月球旅游还有相应工作招工吗?”
当这个消息出现,原本迟迟不能去月球的人顿时眼睛亮起。
他们竟然忘记了前往月球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
然后无数人冲到月球旅游官网,问询自己能不能应聘前往月球工作。
这个消息很快得到了官方的解答。
“诸位亲,月球旅游的确招聘大量工作人员,未来3个月内新组建的月球旅游公司会招募1200名员工。从事导游、医疗、餐饮服务、科普讲解和宇宙飞船空乘服务等工作……”
“因为月球旅游项目事关重大,面试者专业科学知识需要跟上,并且直系父母跟自己无犯罪记录,税收状态良好……”
当招聘条件对外发布,人们找到了赛道,连忙问询应聘渠道。
因为想要参加工作的人太多了,导致官方不得不提前半个月开通应聘渠道。
即便东方提出了各种限制条件,递交应聘的人也达到了600多万。其中博士和硕士毕业的人更是高达70多万。
此次招聘也被誉为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招聘会!
就是招聘的员工数量着实太少了。
东方这边是发起的地方,自身这边公开宣布可以容纳多少人在月球生活了,所以大家只是讨论价格问题,什么时候能去的问题。
而海外的民众对此除了羡慕,只剩下酸溜溜地讨论了。
这些人别说是登陆月球了,他们的科技水平连进入太空基地都非常困难。
即便这两年科技大爆发,以欧联邦为首的诸多航天公司也宣布了诸多计划,但是他们成功率却极少。
提一下欧联邦!
在老鹰还没有被分割的时候,也就是3年前,那个时候他们看到东方推出太空基地和登月计划,为了振奋民心,他们推出一系列合作计划。
计划是好的,但是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却是问题频繁。
第一个自然是欧联邦高昂的成本,加上他们太过关注传统可回收领域赛道了。
他们试图使用东方的可回收带道进入太空基地,学习地空到空月的一系列航空升级迭代活动。
效果微弱!
忙碌几年也就是给新的空间站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