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万吨洒水飞机和冷冻射线,让灾害不再泛滥!(第2页)
这就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了。
不过可以做个比喻,把地区当成宇宙的细胞,自身按照固定轨道运转,但是因为宇宙其他地方发生问题,产生的波动会影响地球这个微小细胞的变化。
当然,真发生那样的事情估计是四周超新星爆发,或者黑洞产生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地震预警,甚至完全检测和预防对于陈牧的战锤科技来说是一个大的工程。
人类需要对宇宙科学和地球地质科学了解加深到一定程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陈牧只是想要解决火灾和洪水问题。
他对这个的关注度并不高,就是准备联合官方投资几百亿,然后根据地球板块运转,建设可以提前预警全地球地震的探测装置。依托高效率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地球大陆板块移动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问题。
这个方案耗资巨大,效果不俗。陈牧准备委托东方的地质大学,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自己不会过多地研究这个!
地震是最难解决,而洪水和火灾却有很多方案可以选择。
甚至当前人类看上去无法解决的火灾跟洪水问题,陈牧有根治方案跟治标方案。
根治方案耗资巨大,需要消耗的资源极多,且需要搞定不少科技树,还需要对地球进行大气环境和人员流动与工业生产有足够多的了解。
这个方案不容易实施,陈牧准备先从简单地治标开始。
众所周知,火焰的本质是放热反应中反应区周边空气分子加热而高速运动,从而发光发热的现象。
最简单粗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自然就是直接用水来灭火了。
雨水灭火的方案有很多,有高大上的大气雨水收集调控,地面海洋水源吸收淡化灭火。
从海洋收取水源跟淡化简单,但要从大气中收集雨水就需要加强飞机结构,还需要对飞机重新设计,耗时太长了。
不过可以依靠现在的技术,改造一些几千吨到几万吨级别的收水飞机,然后直接飞向火源地带进行灭火。
之前就有灭火飞机,不过飞机一次携带的水源有限,不过几吨到几十吨位的水。
灭点小火简单,成势大火完全杯水车薪。
现在不同。
东方已经掌握几千吨级别的地月往返飞船的建设技术。
这种地月往返飞船因为为了乘客安全,总重量极高,内部也建设得非常奢华。
洒水飞机不需要这样子的功能,只需要调整,采用高强度轻便材料,把它们变成单纯的救火洒水跟农用飞船就行。
陈牧让小锤简单设计了一下。
很快,就有一个压缩生产成本的洒水飞船出现。
看着眼前有效载荷1200吨,总重量达到1650吨的飞船,陈牧眉头皱起:“不行,其他的都还好,但制造成本太高了,居然要十多个亿!”
“直接把超声速飞行模块改造一下,变成更具性价比的传统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在陈牧的设想中,建造一次收集上千吨,或者上万吨的飞机即可。
这样的飞机基本能制作出一些降雨带了。
这种方案简单粗暴且非常高效。
小锤又进行了多番优化和成本降低。几天后,一款可以容纳千吨级水源,肚子超级胖,最高飞行速度只能达到750公里的洒水飞机设计了出来。
为了尽可能压缩生产和后期使用成本,飞机设计得很保守。
它采用优化后的古老双层机翼布局。
飞机的高科技只有机体材料、洒水飞机的核聚变发动机、海水淡化装置相应的智能飞控系统。
除驾驶舱制作核聚变发动机成本最高,其他机体成本并不高,都是成熟材料。
一个可以容纳千吨水源的飞机造价不超过1.2亿。
因为水的密度很小,设计飞机舱室长度就长三百多米。
它的肚子显得特别臃肿,看上去像是个拥有小翅膀的大胖子。
这种千吨级别的洒水飞机飞行一次,可以制作出一条长一公里,宽五十米的水防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