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天南 作品

第2章 大运河(第2页)

  剥了一根树枝当墓碑,刻上字:陇川书生刘承基之墓。

  既然是溺死在水里,骨灰就别再入水了。

  潦潦草草,堂堂县令之子就这样葬下了。

  一同埋葬的还有他的满腹经纶,他的爱恨情仇,他的金榜题名。

  世间少了一个人,但又好像,什么也没少。

  重新回到焚尸所附近,太阳已经升起。

  沉寂了一夜的漕运码头热闹起来。

  大运河从天边蜿蜒而至,连着大黎朝的心脏和南方的富庶的鱼米之地,满载着粮食、兵饷、税赋、丝绸、棉花、瓷器、煤炭、木料还有数不尽的客货北上,支撑着大黎朝对北方摇摇欲坠的统治。

  脚行力夫如蚂蚁搬家一般将一件件货物卸船装船。

  他们喊着口令,踩着上下弹跳的桥木,货物压弯了腰却依然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岸上无数客商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好生热闹。

  一群流民涌到脚行外等待挑选,想卖一把力气换口吃的,脚行小把头捂着鼻子,满脸厌弃,指着旁边两百斤的大石锁道:把石锁举起来就可以留下,举不起来的赶紧走。

  流民看了看石锁,纷纷摇头,骨瘦如柴的他们,哪里有力气举那两百斤的石锁。

  有人不依不饶,立刻便招来一顿毒打,小把头背后可是站着四五个脚行的打手。

  流民见状,只得纷纷离去。

  一帮柴火,没一个顶事的,呸。小把头唾了一口,转身正要走,一个声音响起:我试试。

  转过身,只见一个二十岁左右,穿着粗布麻衣的青年不知何时站在了石锁旁边,弯下腰嚯的一声,便将石锁举过了头顶。

  小把头眼前一亮,终于来了个顶事的。

  昨天卸货翻了一根桥木,死了两个力夫,正缺人手。

  还不错,留下吧。

  工钱多少?青年问。

  一天五文,早上稀的,晌午干的。

  太少,不干。

  还嫌少,也不去打听打听,一天两顿还有五文工钱的,除了我三通脚行还有谁?你想要多少?

  十五文。

  青年咧嘴一笑,不等一脸错愕的小把头反应过来,扔下石锁一溜烟跑了。

  气的小把头在后面跳脚大骂。

  秦河对自己的变化很满意。

  若是以前有这份力气,也不至于成了一名焚尸匠。

  不过现在,就是给一个官老爷做他都不会挪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