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一先生 作品

第737章 长城与少年心底的马驹(第2页)

这人介绍了起来,语气中多了几分热切:“早几年没有开始长城计划的时候,我们很多村落都是附近游牧民的劫掠对象。

他们很多还是商盟成员。

但该抢的时候,还是抢,反正抢完了,咱们的军队过去,他们也会推说人不是他们抢的,都是其他部落,或者干脆就是黑衣肃慎干的。”

辛莼看着眼前的青年,他镇中将军府的参军,叫做合苏。

只是一个燕国境内平平无奇的姬姓后裔。

他的家族,很早就被辛屈迁徙到了燕山北麓生产生活。

因此提起这些游牧的时候,他总是愠怒与不屑。

当然,还有一些游耕部民,一样也是合苏厌恶的对象。

“长城……真的这么好吗?”辛莼有些疑惑,“有修长城的钱,为什么不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地方?”

“能一样吗?”合苏闻言微微摇头,叹了一口气说,“您可别觉得长城没用。最开始很多氏族都是这么想的。

但有用没用,我们这些生活在燕山以北,草原与森林交界地带的氏族能不知道吗?

修了长城,或许花费我们不少劳力,可是长城修完之后,商队往返就会从我们境内通过。

商税与钞关也就有了。

同时,我们还免去了被劫掠的痛苦。

游牧大氏族,都在镇北、平北与乌桓属国控制之下,他们跟咱们合规贸易,不用拿命去填,日子和美,自然不会相互攻杀。

但大氏族一样会欺压境内的小氏族,这些小氏族遇到了风霜雪雨,牲畜冻毙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往往不是求助、内附,而是劫掠。

长城防备的是这些小氏族。

一面长城在,北方屯戍的兵马,就能少十分之九。

我们一个五十人的堡寨,能顶五百人、一千人强攻十天半个月,而有这十天半月,附近的堡寨援军就来了。

并且我们还能阻断游牧劫掠北返的通道。

强迫他们去打他们不擅长的攻坚战。

最重要的就是赋税。

一个成型的通道,每年能够给朝廷带来数万钱的钞关。

您可不要小瞧了这些钱。

数万钱的钞关,还只是官家收上来的税,更多的钱,都在关内各地流转,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两人说着,路过了一座山谷,这里正在忙着掘土与打造仓储,看到这里,合苏笑道:“等眼前的粮仓建完,承德就能名副其实的承担遥控三方的功能。

往后镇东、安北、镇北、乌桓属国的粮草,就得从这里转运与籴粜。

大量的牛羊也会进入这里,然后输入北京府,再通过运河输入整个冀州乃至中原。

陛下在承德,筑九鼎,开行宫,可不仅仅是避暑这么简单。

这里将来还能成为咱们燕国最后的据点。”

辛莼陷入了沉思。

难道,真的是自己对长城的认知不够深刻吗?

想着他入了城内,然后召开了会议。

镇中将军府内的大小官员都来了,并且将最新的一些情报给他送来。

“北方讨伐的战事还算顺利,毕竟有几位将军在,数万大军一起行动,区区黑衣肃慎根本不是对手。

但黑衣肃慎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们知道正面不是敌手,于是让麾下的大量游牧部民,绕到后方,偷袭我们的粮道。

同时还能补充他们青黄不接的损失。”

“没有打进通辽吗?”辛莼翻了翻,不由得古怪起来。

按道理来说,以几个将军的卓著战功,他们没道理不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自然是包围了通辽。”合苏解释道,“不过陛下给的命令是犁庭扫穴,绝其种类,所以除了镇中将军府之外,其他两个将军府境内的氏封,都带着人手,跟着大部队,一寸寸的搜草原。”

“搜?”辛莼大惊。

“对,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小股部民袭扰粮道的原因。除了垂死挣扎,还是因为有外长城在,我们这些年早就将可以快速通行的通道、山道、河道全部设置了屯营。

这些年发展下来,屯营已经成了堡寨。

他们根本进不来。”

合苏说到这里的时候,眼底尽是狂热。

长城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长城能保证后方一直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