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路之遥 作品

第888章 美好设想(第2页)

乔岩想着,把这两个地块统一交给一家开发商,这样可以给他让出更多的利益。可是,谁有这么雄厚的资本一口吃下这么大的蛋糕呢。

从他个人意愿,想交给关宏志,毕竟人家真金白银掏了三千万,图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赚钱嘛。或者让宋文琦也参与进来,俩人共同开发,一起赚钱,也算还了人情。

这个设想能不能实现,他心里没有底。毕竟,曹政军幕后的团队还没浮现出来,万一对方要吃下来,他不是故意找不自在嘛。另外,王江勇能不参与吗,正虎视眈眈盯着这块肥肉呢。还有其他人,哪个不眼红,都想着从中分一杯美羹。

这件事,乔岩必须得沉住气,先探探曹政军的口气再做定论。不过,可以侧面提醒一下关宏志和宋文琦,他们有意向的话,现在就可以动手操作了。

所有美好的愿景,是在把土地全部拿回来的前提下。据乔岩掌握的信息,情况远比想象更加糟糕和艰难。土地纠纷,租赁纠纷,权属纠纷,股份纠纷等等,问题一大堆,需要一件一件去解决处理。不管多艰难,三个月必须攻克下来。

乔岩在会上把自己的设想说出来,职工们一下子活跃起来,显然对最新提出来的方案比较感兴趣。一个参加了三次座谈的老职工站起来道:“乔董事长,你要是早把这个方案拿出来,我们还争辩什么,宁愿要鸡,也不要钱,鸡可以生蛋,再生鸡,拿着钱一下子就花完了,再说也没几个钱啊。照这样搞,我觉得职工们大部分都满意。”

“对,就是,这多好啊,企业还在,又能发工资,我们还能干点小买卖,我肯定愿意入股。可以的话,我现在就签!”

“我也签!这破房子早就住够了,不是断水就是漏水,这会可好,直接断暖气了,谁不愿意住新房子,可要是搬到红星厂,确实有点远啊。”

可能有人说,还是懒,要是连饭都吃不上,肯定不会守着那点可怜的工资,确实如此。当一个人吃惯了细粮,再让吃粗糠,难以下咽,反过来又是一种滋味。

这批人,不仅仅存在于金安县,散落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对国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对个人来讲是无比的煎熬。其实他们也想解脱,一直在等待一个台阶,让他们体面得下去,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

乔岩仔细研究了这批人的心态,长时间的压抑导致很敏感,变得极其焦虑,就像受伤了小鸟,你不去管它,也能自行找食物慢慢治愈。但要去管它,几十年的委屈要倾诉出来,还要狮子大开口,为他们的下半生考虑。

做思想工作,必然先了解对方,才能对症下药。乔岩作为子弟,既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也要站在县委角度尽可能地压缩成本。本来就是要甩包袱,一下子增加成本,对县里也是不小考验。

曹政军给他的原则是,腾出来的土地,县里要全部拿走。清查出来的资产,依法进行拍卖,至于如何安置补偿职工,县里不拿一分钱,自行解决。

这简直是霸王条款,谁也不可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或许,乔岩在王家沟时“空手套白狼”,又是修路又是建大棚搞旅游的,给曹政军带来启发,让他用同样的办法实施国企改革。

王家沟村的案例不可复制,毕竟体量太小,乔岩完全是依靠给丁光耀当秘书的资源,放下脸面和别人乞讨要钱要物。29个企业,800多职工,让他去哪化缘,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

乔岩审时度势,仔细分析后,也不是不可能。照样和企业化缘,不过这次得县委出面。旗下企业最值钱的是土地,县里盯着的也是土地,要养活这么多的人,最后还得依靠土地。

一开始,曹政军根本不松口,不给乔岩让一寸地。经过讨价还价,尤其是给他拿回十个亿贷款,彼此建立了充分信任,最终答应给他两块地,一块是服装厂的145亩地,一块是红星厂的一半地,接近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