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路之遥 作品

第898章 提出质疑(第2页)

“第二件,李安明副总负责,分四个组,对职工家属院进行逐户排查,不能遗漏一户。有困难的,想办法转移出来,决不能让咱的职工受冻挨饿。”

“第三件,崔浩晨副总负责,继续囤积物资,食物,被褥,大衣,矿泉水,生活用品,尽可能地多购买。我原以为三天可以挺过去,看样子恐怕不行,短则四五天,长则七八天。另外,作为企业,要彰显咱们企业的担当的胸怀,在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咱们要给县里捐赠价值百万的救灾物资,一起准备,今天就落实。”

乔岩这边刚开完会,就接到县委办的电话,通知他参加县里的紧急会议。大是大非面前,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动身前往。他的车算是性能较好的越野车,即便如此,照样打滑,如同在冰面上行走,压根不敢刹车。

到了县委大院,乔岩把钥匙递给王天泽让去家里看看,家里没人,有些不放心。来到楼上,走廊里站满了人,个个面容急切,神色慌张。要在平时,早就嘻嘻哈哈谈天说笑,今天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互相不说话,彼此用眼神交流。

曹政军办公室的门一响,众人立马涌入会议室,安静地等待挨批。这个时候,但凡有格局的领导,绝不会拍桌子发飙,吹胡子瞪眼,应该冷静研判形势,采取应对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事情,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至于追责,那是后话了。

昨天,王江勇是总指挥,指挥得一团糟。今天,曹政军完全接管,显然对其已不信任。越是突发事件,越考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王江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愚蠢和乏力。

乔岩不敢说有多大本事,但对王江勇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提出了质疑。先说延误时机,如果预判准确,早点转移群众,也不至于拖到凌晨三四点。

直至凌晨三点多,最后一批受困群众总算勉强安置下来。

折腾了一天一夜,人们还没缓口气,又传来了更惨烈的消息。现有的破点还没修好,供热主管道又有四处冻裂,喷出来的热水沿着主街道四处横流,路上结了十几公分厚的冰层,甚至倒灌到地势低洼的临街门面。

不仅主管道,停了暖气家户家的暖气片也给冻得撑裂,褐红色的暖气水(防止群众私自接用供热管网水,添加了多种化学染色剂,臭味剂)流淌出来,染红了大街小巷,场面“蔚为壮观”。

还有更糟糕的,自来水主管道也给冻裂了,两股水如同洪水支流一般,在解放路十字大街交汇,直奔金沙河而去。

一时间,大半个城停水停暖,交通瘫痪,县城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如此雄壮场面,实属罕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极端天气带来的深刻影响。大风带来的低温持续,一度突破零下三十度,这在金安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另一方面,县城基础设施极差。管网老化,年久失修,且当初施工时候偷工减料,本来该入地的不入地,选择省事的架空敷设,长期暴露在低温环境,不出问题才怪。

还有,政府部门的管理缺失。没提前预判,没采取措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同虚设,指挥系统失灵,管理极其混乱,也是导致此次事件加剧的重要原因。

这起突发事件,是对金安县委县政府的重大考验,能不能力挽狂澜,化险为夷,压力来到了曹政军和王江勇头上。

曹政军还好,毕竟是县委书记,是抓党务建设和顶层设计的,而王江勇就不同了,负责具体事务,这起事件的发生,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乔岩早上醒来看到这一场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不出意外,有人要倒霉了。付兴海作为常务副县长,主抓安全工作,上次化肥厂爆炸案侥幸逃脱,这次总不能说有人故意炸了供热管,导致事故发生吧,为其捏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