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麦客 作品

第一百九十章 耗吗?(第2页)

调拨五千人至纥升骨城,以大加由弗镇守。

最后又遣使者间道而行,直入丸都,命三千守军坚守,不得投降。

总而言之,这些命令体现了高钊想赢怕输的心理,十分之纠结。

而想赢怕输的第一步就不顺利,阿佛和大加夜袭失败,出击的三千人只回来数百,此时乙童还未出发……

******

从二十七日开始,直到八月初,几乎每天都有军士抵达盐难水两岸。

邵裕抓来了一些高句丽百姓,令其在北岸夯土筑城,同时修建数道浮桥,沟通南北。

至于他本人则来到了丸都城下。

对他来说,兵力大大增加了,而后勤压力也与日俱增,毕竟抢劫是一次性的,抢完了就没了。或许山中还藏着大量高句丽人,可以从他们手里夺取粮食、牲畜,山城中同样有粮食,但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可谓得不偿失。

高句丽说梁军“千里转粮难以持久”,并非夸大之语,所以要想想办法……

辽东郡西安平县南境的安平口外,驶来了二十余艘船只。

当中一艘大舰之上,沙门镇将钟离克正用吴语和镇长史胡和商谈。

“昔年你家先人共北上几次?”钟离克问道。

胡和立刻答道:“一共三次,还有一次返程时带上了高句丽使者。嘉禾六年(237,东吴年号),高句丽扣押我先祖,后害之,送首入魏。自此以后便没再泛海北上。”

钟离克感叹了句:“孙仲谋确有几分眼界,却没眼光。”

胡和默然。

当年孙权为了对付曹魏,确实搞出了很多让人刮目相看,最后又无语凝噎的操作。

首先是拉拢襄平公孙渊,嘉禾二年(233),以张弥、许晏为使,携带珍宝财货,数千人浮海北上,至辽东上岸,册封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觉得曹魏离得近,东吴离得远,一旦有事,东吴未必能救得了他,于是杀了东吴使者,传首洛阳。

为此事,孙权大怒,欲发兵浮海征辽东,为群臣劝阻。

但他不甘心,于是又拉拢高句丽。

但平州五郡沿着海岸一字排开,彼时高句丽也未来得及夺取东沃沮,东吴要想联络他们,在海边登陆上岸不太可能,很容易被魏军截住——其实还有一招,即绕过朝鲜半岛,走日本海,航行到高句丽东部的羁縻地区,上岸后至丸都,但这条航线比黄海还危险,风浪更大,显然不太可能。

其实,东吴使者三次入高句丽,走的是鸭渌水,即溯鸭绿江而上,登岸入城。

但高句丽虽然满身反骨,终究觉得东吴太远,中间甚至还隔了个平州,没有答应。

更是在最后一次时,杀了东吴使者——“(东川王)十年,春二月,吴王孙权遣使者胡卫通和。王留其使,至秋七月,斩之,传首于魏。”

二月份多北风,黄海海况最为恶劣,东吴使者还泛海北上,真的不怕死,最终没死于海难,却被高句丽向曹魏献了忠心。

但六七年后,东川王直接攻辽东,引得毌丘俭来伐,真的又菜又爱玩,纯纯抽象气质。

被杀的东吴使者胡卫便是胡和的先祖。

胡卫在东吴官不高,只不过擅长航海,同时也读过书,于是便让他充当使者。

胡和还干着祖上的营生,并且成了沙门镇长史,乃钟离克心腹之一。

此番二人泛舟北上,走鸭渌水入高句丽,没别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今上的好大儿输送补给。这是巨鹿郡王亲自下达的命令,换个人可没这份面子,不值得他们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到达此地。

二十余艘船只总计载运了十万斛粮食、一万捆箭矢以及其他零碎杂物、工具,回程时还会带上一批伤病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