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太子闯祸了(第2页)
韩非拱手应是。
除了未央宫以后。
韩非就对李斯说:“皇帝不是故意和太子斗气吗?太子要皇帝不要出兵,皇帝不但不听还增加了更多部队,增加部队就算了,还偏要让太子知道。”
李斯也说:“太子要知道,按照那位爷的脾气,肯定要跟皇帝再吵一架,哎!”
另一边。
徐福又约见了周小姐。
“小姐,我希望能和江先生见一面。”
周小姐就说:“江先生从来不见外人,你有话就告诉我。”
徐福态度很坚决:“有些话我必须和江先生说。”
他想要这位江先生资助自己出海,这种事情没有那位江先生当面承诺,徐福是不相信的。
周小姐只好说:“那我帮你请示一下江先生。”
……
关中。
太子田继业收到田秀带给他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父皇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叫他不要出兵,他不但不听,反而增加了出兵的人数!”
“这简直就是穷兵黩武!”
“我不能看着他胡闹,我要回洛阳治治他!”
太子决定回洛阳制止田秀。
叔孙通拉住他,劝道:“我的太子爷,您消停点吧,您还没看出来,这是皇帝故意在和您赌气,要是您这种时候回洛阳劝说,简直就是皇帝打擂台,皇帝必发雷霆之怒。”
太子听了以后却说:“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叔孙通听完差点哭了。
太子这是读书读傻了吧?
他居然认为众臣没有规劝皇帝停止讨伐月氏是逢君之恶?
皇帝出兵月氏的决心谁看不出来?这种时候喊反对,这不找死吗?
叔孙通扯着太子的袖子说:“太子,你可别听孟子胡说八道了,孟子还说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呢!难不成你也要对皇帝说这种话?”
太子听完了这话以后都惊呆了,以前老是把孔孟当成圣贤,经常拿他们的话来教导自己,怎么今天老是反过来会说孟子胡说八道了?
“老师,以前你不是这样教的学生的,你说过的,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叔孙通无奈的说:“忠告而善道知,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规劝别人,要适可而止,避免自取其辱。
太子听了以后很激动:“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叔孙通后悔的想撞墙。
我真他妈该死啊!
太子被我教成傻子了!
难怪他的老师孔鲋劝他,不要收学生,他的学问还差的远,会把人教坏。
太子就被他给教坏了!
“太子,今天臣不是要和你做学问!”叔孙通生气的挡在田继业身前:“你要是想去洛阳,就先从臣身上踏过去!”
看老师态度这么坚决,田继业也生气了。
他的老师一向是一个忠直的人,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胆小怕事为所欲为,连实话都不敢说了?
他父皇要征月氏,这本来就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别人不去劝说也就罢了,他身为太子,这种时候怎么能装鸵鸟?
别问太子怎么知道鸵鸟,问就是田秀说的。
田继业就说:“我可以不去洛阳,但话我还是要说的,我还要再给父皇写信!”
叔孙通松了一口气。
只要太子不当面顶撞皇帝,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大不了到时候自己把太子写给皇帝的信截下来就是了。
太子很快就写好了一封规劝田秀的信。
这信写完以后,太子让手下交给田秀。
他的时候他一出门就被叔孙通截住了。
叔孙通拆开了这封信,信很长,大部分都是批评皇帝的。
这信要是皇帝看到了,还不炸了?
叔孙通把后面的几页纸全都收了起来,只保留了前面两页,这两页虽然也劝皇帝止戈,但言辞没那么激烈,皇帝应该不至于生气。
信重新装回信封,叔孙通让手下发到洛阳。
至于为什么不干脆把这封信全截下?
叔孙通知道,要是他把这封信全截下来,太子发现皇帝没有回信,一定还会给皇帝上书。
他总不能每次都把信截下来。
这封被删改过的信很快送到田秀手里。
田秀看到是太子送来的信,生气的把信撇在地上,说:“这逆子还敢给朕来信。”
郭瑗之弯下腰把信捡起来,说:“陛下,还是看看吧,也许太子这次想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