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486章 李渊和李世民的艰难,明军反击蔚山城!(第2页)

  打发走了几名内阁大学士,朱翊钧习惯性地拿起奏折开始批阅。

  还没翻几本,就在某本奏折的最后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臣以为,皇太子之事,乃大明国本也。”

  “当早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请陛下三思。”

  朱翊钧勃然大怒,直接将这份奏折丢了出去,对着张鲸等司礼监大太监破口大骂。

  “朕不是告诉过你们了吗?”

  “所有关于立太子的奏折一律留中,丢去御膳房烧了,怎么还有这种东西送到朕面前来!”

  张鲸等人也是汗流浃背,直接跪下来连连告罪。

  “陛下,此人太狡猾了,他故意长篇累牍的说一些地方上的事情,在最后才提了两句皇太子册立之事。”

  “奴婢也是一时不察,被他蒙骗了啊。”

  朱翊钧怒气冲冲地开口。

  “让东厂和锦衣卫好好查一下这个混账东西,让他在诏狱里好好反省反省!”

  “好了,你们现在都给朕滚出去!”

  很快,暖阁之中就只剩下朱翊钧一个人。

  朱翊钧表情逐渐变得狰狞起来,喃喃自语。

  “你们都逼朕是吧?”

  “你们都以为朕会屈服?”

  “不,朕不会。”

  “只要你们还在逼朕,朕就永远不上朝。”

  “永远不让你们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永远!”

  朱翊钧怨毒的声音,在暖阁中回荡着。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唐初世界之中,坐在太子位置上的李世民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这个朱翊钧,怎么说也是大明正牌的皇帝,从小经历过最正统的皇家教育,怎么都登基二十五年了还这么不成熟呢?”

  李世民是真的费解。

  他自己,十八岁就开始追随父亲李渊打江山了。

  二十八岁的时候,不但征服了全天下,而且还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朱翊钧呢?

  登基十岁,万历二十五年就是三十五岁。

  在李世民看来,三十五岁的朱翊钧,甚至都没有十八岁的自己成熟!

  如果朱翊钧是那种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那其实也没啥。

  普通人家的孩子,父母没见识,又穷。

  孩子长大了,只能靠自己在社会上拼搏。

  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只能在一次次吃亏之中慢慢累积。

  可朱翊钧不是啊。

  朱翊钧从小就被立为皇太子,没有任何兄弟可以挑战他的位置,没有任何夺嫡之争的狗血剧情。

  有一心盯着他学习进度的母亲。

  有当世,乃至整个明朝最出色的大臣张居正来当他的老师。

  这样的人生,怎么看都应该是一个明君模版才对。

  他怎么会变成这种样子呢?

  李渊看着费解的李世民,哈哈地笑了起来。

  “世民啊,你想想朕的身世。”

  “其实朕的童年,和朱翊钧比起来的话,也算是有些相似的。”

  李世民闻言,心中不由一动。

  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跟随北周开国太祖宇文泰一起并肩作战,建立了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宇文泰论功行赏,将李虎册封为唐国公,柱国大将军,也就是“八柱国”之一。

  李虎死后,他的儿子李昞同样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和柱国大将军的官职,依旧还是“八柱国”之一。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李渊长大成年之后,也会顺利继承唐国公的爵位和柱国大将军的官职,稳居八柱国之位。

  但意外偏偏就发生了。

  李渊七岁的时候,老爹李昞死了!

  这下子,事情就尴尬了。

  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像自家老爹、祖父一样,参与到国政大事之中呢?

  于是,七岁李渊虽然依旧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但柱国大将军的官职自然是没他什么事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也是不由好奇道:

  “父皇,在祖父去世,您没成年之前,咱们李家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吧?”

  李渊闻言,顿时哈哈地笑了起来。

  “何止是不好过?”

  “朕和你说,官场上讲究的就是一个人走茶凉。”

  “朕继承爵位七岁,成年二十岁,中间这十三年啊,黄花菜都凉了不知道多少遍喽!”

  “这朱翊钧童年时代好歹还是个皇帝呢,朕呢?什么都不是!”

  “呵呵,若不是朕的外公独孤信,还有那位姨丈……”

  李渊说到这里,摇了摇头,心中满是感慨。

  那些年的李家,从一个北周的顶级豪门逐步坠落,变成二流,乃至三流家族。

  作为李家名义上的家主,李渊却因为没有成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种童年的煎熬和压力,比朱翊钧大了何止一百倍?

  李渊说到这,露出几分自得。

  “但朕,挺过来了!”

  “朕不但挺过了那些年家族衰落带来的各种磨难,还建立了大唐,还教出了你这样的千古大帝!”

  “朱翊钧呢?只不过是老师和母亲严厉了一些,就叛逆成这种样子。”

  “三十五岁了,还幼稚地和朝臣斗气。”

  “呵呵,难怪会上盘点视频,确实是废物一个。”

  李世民闻言,也是大为赞同。

  “父皇说得太对了,朱翊钧其实也并非没有才能。”

  “但他的心性实在是太过脆弱,这终究让他无法成为那种传颂后世的明君。”

  李渊摇了摇头,嗤笑道:

  “有才能的人,朕这辈子见过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但大部分人,最终也不过是个伤仲永的结局。”

  “嗯,你哥哥建成,何尝不是如此?”

  李世民闻言,不由有些尴尬。

  毕竟金幕都剧透玄武门事变了……

  李世民干咳一声,赶忙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以后一定会好好照顾大哥和弟弟,还有侄儿们。”

  李渊笑了笑,洒然道:

  “你大哥和弟弟,注定是要幽禁一生,这是他们生在帝王家却成为失败者的宿命,朕也无可奈何。”

  “但你如果真能好好对待他们的儿子,朕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李世民正色道:

  “父皇放心吧,儿臣的心性您难道还不清楚?”

  李渊闻言,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是啊,你比起朱翊钧还有你大哥,不但才能远超他们,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性!”

  “世民啊,正是因为你的心性如此的强韧,你才能成为千古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