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21章 大宋的怂,让汉武帝疯狂吐槽(第3页)

  赵构沉声道:

  “王大人你说的实在是太对了,完全和本王不谋而合。”

  “可皇兄给了圣旨,我们两人作为使团的主使和副使,总不能抗命吧?”

  王雲微微一笑,道:

  “我们当然不会抗命,接下来我们也应该继续北上。”

  “啊?”赵构完全没想到王雲竟然会是这样一个说法,脸色顿时又开始发白。

  金军就是从北边而来,这种时候赵构继续北上,这不是纯纯找死吗?

  王雲微微一笑,表情中闪过一丝狡黠。

  “王爷误会了,金军确实是在北方不假,但咱们一定要朝着金军所在的北方去吗?”

  赵构瞪大了眼睛。

  “王大人你的意思是……”

  王雲笑意越发浓厚。

  “金军主力此刻应该在咱们东北方,对大名府进行围攻。”

  “那咱们完全可以不去东北边的大名府,而是去正北边的相州啊!”

  “若是朝廷那边问起,咱们大可以说情报混乱导致出错,咱们并不知道金军主力在大名府,错过了。”

  赵构闻言,心中顿时一喜。

  相州,那是金军第一次南下经过的地区。

  但第二次南下,金军选择了去进攻相州东边百里之外的大名府。

  这个时候去相州,确实是安全的,而且也确实有借口向大宋朝廷推脱。

  只是,赵构还是有些担心。

  “王大人,万一金军攻克了大名府之后,转过头来进攻相州呢?”

  王雲哈哈地笑了起来。

  “王爷这就是关心则乱了,您只不过是大宋区区一个王爷,哦,还是完颜宗望怀疑的假王爷,他怎么可能为了您回头来打相州呢?”

  “金人一旦攻破了大名府,肯定会直扑汴京而去。那里是大宋的核心,那里有陛下和文武百官,哪个不比相州重要百倍?”

  赵构听完这番分析,心也放下了一大半。

  但他还是有些迟疑,道:

  “可是本王作为议和主使,总不可能长时间留在相州,不去议和吧?”

  王雲又笑了,道:

  “王爷,您忘了吗?在离京前,陛下可是给您封了安国军节度使和安武军节度使两个头衔啊。”

  赵构闻言,先是疑惑。

  众所周知,大宋的节度使只是名义上的官职,实际上屁用没有。

  等等!

  赵构猛然醒悟,开口道:

  “王大人的意思莫非是,等汴京被包围之后,本王就以安国军节度使的身份在外面召集兵马,进京勤王?”

  王雲笑容越发灿烂,显得颇为赞许。

  “王爷果然大才!汴京都被包围了,里面的消息肯定是很难传出来,就算传出来也很难验证真假。”

  “而殿下您,只需要以节度使的名义在外面招揽兵马,谁也说不了您一句坏话。”

  赵构呃了一声,道:

  “那勤王……”

  王雲笑道:

  “勤王,咱们就看情况。”

  “若是汴京当真能解围,您就赶紧带着兵马回京勤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赵构闻言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忍不住道:

  “那,若是汴京……被攻克了呢?”

  房间中突然变得安静。

  过了好一会,王雲似乎下定了决心,凑近赵构,轻声开口。

  “汴京被攻克,陛下和太上皇乃至京城之中的诸多王爷、皇子必无幸理。”

  “届时,天下最适合接替皇位的人,不就是王爷您了吗?”

  这一刻,房间之中安静得可怕。

  赵构似乎能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直跳的声音。

  皇位?

  他是真没有想到,刚刚还在为如何保命而担忧的自己,现在竟然看到了登基成为皇帝的希望!

  赵构猛然醒悟过来,紧紧地抓住了王雲的手。

  “王大人,不,王卿家,若本王当真能有黄袍加身的一天,你就是大宋国师。”

  “不,不只是国师,本王保证封你一个异姓王,让你王家和大宋休戚与共!”

  王雲双目发亮,后退两步,朝着赵构恭敬下跪。

  “臣王雲,就提前恭喜陛下了!”

  听着“陛下”这个词,看着大宋重臣、刑部尚书王雲在自己面前下跪,赵构心中快意无比,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看到这里,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的君臣们,也是大感无语。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大为不满地开口。

  “之前没注意到这个赵构,现在看来,怎么感觉比他的那个皇兄宋钦宗还要奇葩呢?”

  卫青有些好笑,开口道:

  “宋钦宗是胆小怕事,这赵构是有野心却也同样胆小惧怕金人。”

  “还真不愧是亲兄弟啊。”

  刘据有些疑惑地开口:

  “难道这宋朝的皇帝胆小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个结论初听颇为荒谬,但是众人仔细一想,竟然又都觉得挺有道理的。

  汉武帝冷冷道:

  “从赵光义开始,宋朝的皇帝不是落荒而逃,就是被逼签订城下之盟。”

  “竟然连一点给先祖们复仇雪耻的心思都没有,也难怪会被人嘲笑是大怂了。”

  一个正常的王朝,通常怎么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这么长的时间,偶尔的失败求和是很正常的。

  就算是大汉,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不也遭遇了白登之围,被迫送礼和亲?

  但大汉可没有忘记这份耻辱。

  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皇帝励精图治,消除了内部问题之后,到了汉武帝就正式北伐开启复仇。

  即便是在金幕没有出现之前,汉武帝也已经接连取胜,把匈奴人打得落荒而逃,基本掌控了漠南地区。

  这大宋呢?

  从赵光义到宋钦宗,别说什么复仇了。

  赵光义好歹当年还搞了一个御驾亲征,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结果到了孙子宋真宗,不但没复仇成功,反而签订澶渊之盟,给辽国送上岁币了。

  辽国灭亡了,大宋总该翻身了吧?

  还是没有。

  依旧被兵临城下,还把两位皇帝都劫走了。

  别的王朝,是知耻而后勇。

  大宋,是从一个耻辱走向另外一个耻辱。

  没有最耻辱,只有更耻辱!

  汉武帝吐出一口气,发了一条弹幕。

  【汉武帝刘彻:朕现在其实很能体会朱元璋的心情了,你这个大宋,是真的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