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16章 张俊抢功导致惨败,岳飞质问苍天,司马懿洛阳危机(第2页)

秦桧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臣以为金贼确实是言而无信,咱们也得考虑以战促和才行。”

能从秦桧口中说出“以战促和”四个字,足见兀术的反复无常已经连秦桧这种卑鄙小人都受不了。

赵构对此也是连连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

“嗯,现在大宋在淮西的兵力够吗?”

兀术显然也是吃了亏,长了记性。

几个月前的那次南征,兀术气势汹汹从汴京南下,目标直指岳飞镇守的湖北战区。

这一次,兀术不敢了。

转头去淮西了。

为啥要去淮西?

看一看眼下淮西的三路兵马就知道了。

首先就是淮西宣抚使张俊,麾下八万多人。

然后还有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麾下三万人。

最后是淮北宣抚判官刘锜,麾下两万人。

总计十三万多人。

名义上和金军旗鼓相当,实际上数量还要超过金军四万人。

三路兵马加起来,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战区。

以这个数量来说,抵挡兀术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赵构能放心吗?

放心不了!

三路兵马之中,官职最高,兵力最多的是张俊。

可这张俊其实就是第二个刘光世,胆子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罢了。

还有杨沂中,一直以来负责保护赵构安全,忠心是足够的,能力是肯定不够的。

杨沂中但凡真的能打,赵构早就把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派出去独立执掌一个战区,取代岳飞或者韩世忠了。

除掉这两人,剩下来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刘锜的八字军,那是正儿八经几个月前在顺昌府击败过兀术的。

但刘锜的八字军才两万人,总不可能指望这两万人去和兀术号称十三万人的九万兵马对阵吧?

赵构越想就越慌,忍不住叫道:

“不行,还得是岳飞!”

“快,传朕旨意,立刻让岳飞领兵前往淮西支援!”

秦桧:“……”

这一刻,秦桧也是非常无语的。

陛下啊陛下,你前几天收到金国议和文书的时候,还口口声声说必杀岳飞,以成和议。

现在好了,才几天时间,金人一来,岳飞又成你的臂膀支柱了?

秦桧低眉顺眼,我忍。

现在的秦桧讲究的就是一个字,陛下说啥我说啥。

反正背锅、反复无常的是陛下,和我奉命办事的忠臣秦桧有什么关系?

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岳飞的奏折也送到了。

赵构看到奏折,大喜过望。

“好啊,朕的岳爱卿肯定是知晓金人南下,想要主动领兵前来保护朕的安危了!”

说着,赵构迫不及待地展开奏折。

镜头随之拉近,将奏折上的文字展现出来:

“……虏既举国来寇,巢穴必虚。若长驱京(汴京)、洛(洛阳),虏必疲于奔命,可以坐制齐弊。”

赵构脸上的笑容顿时冻结,勃然大怒。

“这个岳飞怎么搞的,天天没事就想着北伐,他就不能别惦记他那破北伐了吗?”

【岳飞提出的计策,其实就是华夏历史上经典的“围魏救赵”。】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岳飞这一计无疑是上策中的上策。】

【但对一心只想着苟安,以自身安危作为最高优先级的赵构而言,这种让他可能会陷入危险中的上策,却是下策中的下策。】

赵构立刻提笔,给岳飞回复:

“……朕览卿二月四日奏,备悉卿意。然事有轻重,今江、浙驻跸,贼马尽在淮西,势所当先。”

“卿当领兵先援江浙,再徐图北伐之事。宜从速。”

鄂州。

岳云有些担心地看着岳飞,道:

“爹,您感染风寒,何必亲自作为先锋?”

“不如让孩儿作为先锋就是。”

岳飞重重咳嗽几句,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开口道:

“为父的北伐的奏折,想来陛下是不会允准的。”

“既然是要去淮西救援,那么为父亲自领兵,也好让陛下对为父少几分戒心。”

岳飞并不是不知道赵构的忌惮。

只是以岳飞的性格,既然明知道北伐“围魏救赵”才是最好的计策,那岳飞就不可能违心地去说什么支援淮西。

可岳飞也懂赵构。

赵构的性格肯定不会让岳飞北伐,肯定会让岳飞支援淮西。

岳飞上奏,是尽臣子进谏的本分。

准备支援淮西,是尽臣子听从君命的义务。

这就是岳飞。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岳飞都是真正的忠臣。

忠于大宋,忠于华夏,也忠于皇帝。

不管别人怎么说,岳飞问心无愧!

话音刚落,来自临安的诏书就送到了。

岳飞非常淡定地看完了诏书,扫了一眼诏书上附带的金字牌,然后对岳云道:

“陛下的旨意到了,立刻发兵淮西吧。”

岳云忍不住道:

“爹,上一次救援淮西就白跑一趟,这一次咱们还去啊?”

岳家军自从驻扎鄂州之后,每次出战基本都有斩获战绩。

唯一一次没有斩获战绩的,就是几年前那一次救援淮西,无功而返。

岳云对此自然印象深刻。

岳飞咳嗽几声,对着岳云摆手道:

“谨遵朝廷命令就是了。”

岳云默默地看了岳飞几秒钟,领命而去。

【岳飞在接到了赵构的命令后,调集岳家军主力数万人前往淮西救援。】

【岳飞不顾身体患病,亲自率领最精锐的八千背嵬军骑兵作为先锋主力,一路疾驰赶往淮西战场。】

风雪中,岳家军马蹄阵阵,踏雪而去。

很快,岳家军就进入了淮西地界。

才刚刚扎营,随行的张宪就一脸无奈地拿来了一份战报。

“大帅,咱们这一次恐怕又是白跑一趟了。”

岳飞有些意外,接过战报一看。

原来就在五天前,淮西方面的杨沂中会合刘琦、王德等将军,在巢县击败了金国“五太子”完颜阿鲁补(完颜宗敏)、韩常等将领所率的三万金军,挫败了金军对庐州的攻势。

岳云站在岳飞身边,探头看着这份战报,顿时怏怏不乐,道:

“大冬天的,又白跑几百上千里,还不如去北伐呢。”

岳飞瞪了长子一眼:

“就你牢骚最多。”

外面又有禀报:

“大帅,张俊大帅派人送书信前来。”

很快,张俊的这封信就送到岳飞面前。

“……我奉陛下之命,领淮西诸军。”

“今贼寇被我部击溃于庐州,此乃我部可严守防区之力证。”

“还请岳帅暂时驻扎舒州,静候我部佳音,可使贵部不损一兵一卒而得退敌之功,岂不快哉?”

岳飞哑然片刻,将这封张俊的信给众人传阅。

众人看完,不由大为无语。

张宪怒道:

“这个张俊,之前金军南下的时候天天让我们东进增援,现在打了一个胜仗尾巴又翘起来了,居然怕我们抢他的功劳?”

岳云呸了一声,不屑地开口道:

“就是朝廷有这种人太多了,所以北伐才一次次功败垂成!”

几个月前的那次北伐,但凡张俊麾下的八万大军在占领了亳州之后不逃跑,继续进逼应天府的话,兀术也不可能支撑那么久。

兀术只要提前逃跑几天,岳家军就能将收复汴京这件事情弄成既定事实。

届时,身在汴京之中的岳飞就能以此说服赵构,将河南之地尽数收归大宋。

有之前的事迹在,岳家军上下自然对张俊这种只知道贪功,从来不敢打硬仗,遇事不妙就望风而逃的懦弱之辈并无好感。

岳飞咳嗽几声,摇了摇头,道:

“淮西战场的确是由张大帅所统领,我们此来便是客军,客随主便也属正常。”

“嗯,既然张大帅让我们去舒州,我们就去舒州吧。”

说完,岳飞示意众人离开。

岳云一脸古怪地离开帅帐,还没走几步就被张宪叫住。

张宪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阿云,你爹好像有点不对啊。”

岳云哑然片刻,道:

“何止是不对?我都快要认不出来了。”

之前的岳飞,但凡碰到这种机会,那肯定是第一时间慷慨请战北伐。

最起码也要和朝廷争执几次,才会起身东援。

至于来到战区却袖手旁观这种事情,更不可能在岳飞身上发生。

张宪叹息一声道:

“看来之前那一次北伐失败,真的让大帅伤心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还能怎么办呢?

两人相顾无言,只能转身离开。

镜头一转,已经是兀术的帅帐之中。

“什么,岳飞来了?”

兀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点当场就跳了起来。

在场诸多金国将领也是一脸惊恐。

好在兀术很快就回过神来,立刻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开口道:

“哼,岳飞这家伙来得正好,本帅一起连他都收拾了,报之前颍昌府和郾城之仇!”

金军众将纷纷叫嚣不已。

“对,这一次定要杀岳飞,破岳家军,立大金威名!”

“不杀岳飞,不算功成!”

兀术一听这些家伙怎么还越说越离谱了?

不杀岳飞不算成功,这不是把兀术架在火上烤吗?

兀术赶忙咳嗽一声,正色道:

“咱们这一次主要还是争取胜利,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至于杀岳飞的事情,可以稍微往后放一放,若是没有机会不杀也无妨。”

话音落下,在场所有人都明显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道:

“大帅所言极是,这次不杀岳飞也可。”

“就暂时让岳飞的脑袋寄存在他脖子上吧。”

曾经的刘光世部将,如今的金军万夫长郦琼见状,忍不住暗自翻了一个白眼。

这些人,怕岳飞就怕岳飞,还装什么?

我郦琼就不装,只要岳飞敢来,我立刻退兵三百里!

郦琼收拾了一下心情,正色对着兀术开口道:

“大帅,根据咱们内应的说法,岳飞不是被张俊排斥,暂时不能参与战事吗?”

“那咱们正好可以想个办法……”

郦琼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兀术听着听着,双目不由亮起,赞道:

“论阴谋诡计,还是你们这些汉奸……咳,大金汉人将领最擅长!”

“就这么办吧!”

淮西,宋军帅帐。

张俊得意洋洋地坐在最上手,看着面前的杨沂中、刘琦等人笑道:

“哎呀,陛下就是有些时候想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