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655章 田窦之争一箭三雕,刘彻竟当面吐槽刘邦?(第2页)

这样一来,田蚡名声扫地,党羽也被刘彻剪除殆尽。

原本隐约被田蚡架空的刘彻,不就瞬间翻盘,把整个朝政的主导权抢回来了么?

至于窦婴和灌夫这两人,对刘彻来说其实就是棋子。

两人死还是活,输还是赢都无关紧要,都对刘彻的目标毫无影响。

刘恒想到这里,也露出了笑容。

这才是我的好孙子嘛。

不像刘启那个小子,脑袋那么大,脑子里全是废料,被一个周亚夫就玩得团团转!

刘恒看着金幕,越发期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退朝以后,田蚡离开大殿,正好看了一旁的御史大夫韩安国。

田蚡就把韩安国叫到自己的马车上共乘,并且非常生气地质问韩安国:

“你我联手,就魏其候窦婴那个老东西有什么好怕的?你为什么模棱两可,犹豫不定?”

韩安国闻言,顿时露出无语表情。

过了好一会,韩安国才对田蚡道:

“丞相,你平日都是很精明的,今天怎么如此糊涂?”

田蚡愣了一下:

“你这是什么意思?”

韩安国正色道:“魏其侯诽谤您,您应当摘下官帽,解下印绶,归还给皇上,说:‘我以皇帝的心腹,侥幸得此相位,本来是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是对的’。”

“像这样,皇上必定会称赞您有谦让的美德,不会罢免您。魏其侯一定内心惭愧,闭门咬舌自杀。”

“现在别人诋毁您,您也诋毁人家,这样彼此互骂,好像商贾泼妇吵嘴一般,斯文扫地,哪里还有一点主政丞相的风范?”

“就算有太后回护您,您在陛下和百官中的形象也全毁了,将来还怎么去主持大汉的朝政呢?”

田蚡听着韩安国的话,脸色渐渐发白。

直到这个时候,田蚡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巨大的错误。

田蚡叹了一口气:

“我是真的被灌夫和窦婴两个蠢材激怒了,完全顾不上风度和仪态,的确是我做错了。”

【刘彻在获得了王娡的首肯后,立刻派出御史以调查的名义,将田蚡软禁的同时,对田蚡的党羽们集中进行调查。】

【正如刘彻之前所料,田蚡本身就不是什么正直清廉的人,他的党羽都是贪污腐败甚至违反法律的狂徒,顿时纷纷落马。】

【而在另外一边,对灌夫的调查也结束了。】

郎中令田建带着一名御史走了进来,将奏疏送上。

“陛下,这是对灌夫案的调查结果。”

刘彻相当认真的审阅了一番。

从御史的调查结果来看,窦婴给灌夫说的所谓忠诚、宽容待人、赈济家乡父老之类的基本都是谎话。

灌夫本身生性冲动,经常殴打跟他不和的人。

在颍川老家,灌夫的家人更是横行不法,灌家是颍川臭名昭着的豪强家族,犯下了无数案子,老百姓们对灌夫这一大家子怨声载道,听说灌夫被抓进监狱后都是欢呼雀跃,歌颂朝廷和皇帝刘彻的英明。

刘彻呼出一口气,提起朱笔在奏疏上批了一句话。

“灌夫罪大恶极,择日处斩。”

顿了顿,刘彻看着面前的御史,冷冷道:

“灌夫罪证既然已经确凿,那么魏其候窦婴就犯下了欺君之罪。”

“窦婴和灌夫是好友,很多犯罪的事情恐怕也有窦婴的包庇甚至参与,你要把这些事情全部都调查清楚!”

窦婴虽然是刘彻的表舅,但窦漪房前几年对刘彻的两次打压,甚至差点就废掉刘彻的行为,早让刘彻恨透了窦家。

本来嘛,看在窦漪房毕竟是亲奶奶的面子上,如果窦家安分守己,刘彻也不为已甚。

现在既然窦婴自己送上门来,那就怪不得刘彻了!

随后,刘彻又对着郎中令石建道:

“你的任务是继续调查窦婴之前揭发的田蚡各种不法事迹。”

石建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臣会继续加派得力人手,隐秘调查的。”

“只是太后那边怎么办?臣担心太后会插手调查。”

刘彻微微一笑,道:

“你错了,谁让你隐秘调查了?”

“田蚡的党羽不是透露了很多田蚡的不法事迹吗?你完全可以凭借这些供状,光明正大的进行调查。”

“如果太后派人来阻挠,你就告诉来人,你是奉了陛下的命令查清真相,还田蚡一个清白。”

石建恍然大悟。

“臣明白了!”

武安侯府。

已经被软禁了好一段时间的田蚡,连刚刚娶的漂亮老婆都顾不上了,每天就是忧心忡忡,连饭都吃不下。

突然,他看到了郎中令石建,带着侍中司马相如、卫青等人走了进来。

田蚡心中有些警惕,又带着几分期待的开口道:

“石大人,你这一次来,有何贵干?”

石建笑呵呵地让人拿出了一堆供状。

“武安侯,这些供状都是之前曾经亲近你的人亲自招供的。”

“我奉太后和陛下的命令,务必要查清这些事情,还你清白。”

“好了卫青,把供状都拿出来,我们一件一件事情跟武安侯当场核对!”

田蚡看着一眼面前这至少上百斤的奏疏,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

另外一边,窦婴也听说了一些风声。

“什么,灌夫要被陛下判死罪了?”

这下子,窦婴彻底慌了。

经过那一次当朝辩论,窦婴和灌夫在这件事情上彻底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灌夫被判死刑,窦婴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窦婴急得乱转。

“不行,必须要想想办法,挽回陛下的心思。”

“对了,先帝遗诏,我有先帝遗诏!”

先帝,指的自然就是汉景帝刘启。

刘启对窦婴这个表哥还是非常信任和照顾的。

在刘启死前,曾经秘密给了窦婴一份遗诏,并嘱咐窦婴。

“将来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你又没有办法给以后的皇帝申辩,就拿着朕给你的遗诏送去宫中,自然可以保你一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窦婴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咬牙将一直封藏在密室中的遗诏拿出来,亲自带着送去了皇宫。

“皇考给窦婴的遗诏?”

刘彻露出惊讶的表情。

就连刘彻都不知道有这件事情!

定了定神,刘彻打开了这份珍藏多年,由黄色绢布制成的遗诏。

上面以汉景帝刘启的口吻嘱咐将来的皇帝,只要窦家不牵扯到造反的事情,那将来的皇帝们就应该留窦婴或者窦婴的后代家主一条性命。

“是皇考的字迹,用词造句还有笔迹都一模一样……”

刘彻摸了摸鼻子,心中有些为难。

窦婴这个家伙,在刘彻的心里,就该死!

窦漪房两次出手逼得刘彻蛰伏六年,这种“大恩大德”,刘彻无时无刻不想回报。

现在明明有了机会,却要错过?

刘彻飞速思考,突然心中一动,对着面前的卫青开口道:

“你去找一下尚书,查一下皇考的时候有没有给过窦婴这份遗诏的记录!”

卫青领命离开,过了很久之后回来汇报。

“陛下,臣和尚书等人反复核对了三次,没有发现当年有这份遗诏的发出记录!”

刘彻露出笑容。

果然如此。

按照惯例,任何一份圣旨发出,都一定会让尚书记载。

什么时候发,发给谁,上面是什么内容,都得记载清楚。

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后人查询,另外一方面也是防止有人伪造圣旨。

刘启这份遗诏既然是秘密交给窦婴的,自然就不可能在尚书那边有存档记载。

不然,刘彻早就知道了!

刘彻想着,心中又是一动,再度想明白了什么。

或许,这就是刘启想要的!

遗诏,其实并不是免死金牌,而是一个给未来皇帝的台阶。

如果未来皇帝想要处死窦家,那么就能用“程序不合”的理由来否认这份遗诏的正当性。

如果未来皇帝其实并不想杀窦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就可以承认这份遗诏的存在,把窦家保下来。

说白了,刘启并不强制将来的皇帝一定要保住窦家,只是稍微给了窦家一点香火情,一个面子。

卖不卖这个面子,全看刘彻愿不愿意!

刘彻整个人彻底放松了,身体微微后靠,倚住了坐席的斜榻,淡淡道:

“把这份遗诏送给母后,她是父皇的遗孀,自然能判断出遗诏的真假,以母后的判断为准!”

果不其然,很快太后王娡的回复就来了。

“先帝从来没有发出这份遗诏,肯定是假的!”

窦婴现在可是和王娡的亲弟弟田蚡不死不休,王娡怎么可能承认这份窦婴的免死遗诏是真的?

刘彻越发放松了,淡然道:

“好了,将此事结果告知窦婴。然后把灌夫处斩吧。”

两天后,在长安东市,灌夫被当场处斩。

窦婴先得知遗诏被认定是假,又得知灌夫被处斩,顿觉天旋地转,心如死灰。

完了,全完了!

窦婴突然大叫一声,直挺挺躺在床上,动也不动。

【从灌夫被处斩的这天起,窦婴为了避祸,直接装成中风,躺在床上再没动弹过。】

【然而这种方式对已经下定决心的刘彻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

【灌夫死后不到两个月,窦婴也被处斩。】

刘彻来到了王娡的宫殿之中,笑吟吟地对着王娡汇报。

“母后,窦婴和灌夫都已经被朕处斩了。”

“接下来只要将武安侯(田蚡)剩下的几件事情核查清楚,就可以了。”

王娡闻言,顿时露出笑容。

“皇帝,你果然是老妇的好儿子,呵呵,就应该这么办!”

“哼,要让那些家伙知道,老妇的弟弟可不是谁都能惹的!”

刘彻笑着点头,回到了后宫之中。

刚回来,一名太监就上来低声道:

“陛下,皇后请您今晚过去。”

刘彻脸色微微一变,哼了一声。

“不去!”

说完,刘彻就转身去了卫子夫那边。

卫子夫正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一起玩耍。

母女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笑得前仰后合。

刘彻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充满温馨之感,笑着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