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961章 甘露之变让李世民极度无语,牛李党争的介绍(第3页)
另外一边,作为五姓七望门阀联盟盟主的李吉甫死后,这个盟主的位置经过一番波折传到了其子李德裕手中。
“牛李党争”自此成型,双方之间开始相互弹劾、缠斗。
皇帝李昂对这种党争极为不满,在继位之后就先后把牛、李两党的重要人物全部都贬谪去了地方。
这恰好也让牛李两党极为幸运地躲过了甘露之变后仇士良宦官集团的报复和屠杀。
由于屠杀过多,仇士良不得不从地方上抽调官员入朝填补空缺。
但这位宦官也担心牛、李两位党首威望过重,一旦入朝后说不定又要再来第二次甘露之变。
故而牛、李二人依旧还在地方上任职。
出于“寒门更容易掌控”的想法,仇士良更多地提拔了地方上的牛党寒门官员。
另外一位牛党首领李宗闵因此被调入长安出任平章政事,成为宰相的一员。
同年,仇士良以皇帝李昂的名义发布圣旨,让李宗闵负责主持进士科考试。
画面中,诸多卷子正在不断送到李宗闵的面前。
大唐科举和后世科举有很大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试卷不糊名。
考生的身份对主考官而言一目了然。
所以大唐的科举有一种风气,考生会在科举几个月前就带着自己的文章来到长安,然后去找那些朝廷中的官员或者门阀大族们投递文章。
若文章被赏识,这些考生一般会和高官、门阀的女子们订立婚约,获得对方的全力支持。
然后,准老丈人们就会发动人脉,开始全力运作了。
除了牛僧孺那种惊才绝艳,实在没办法让主考官违背良心黜落的天才之外,牛党的绝大部分寒门士子,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进士的。
李宗闵甚至都没有去细看卷子中的内容,大部分扫了一眼姓名,随后就用朱笔批注。
“录进士科。”
“落榜。”
“斥退。”
随着一张张卷子被快速拿走,一张新的卷子出现在了李宗闵面前。
这位大唐宰相依旧是习惯性地扫了一眼上面认真誊写的名字。
【山东冤句人,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