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981章 朱元璋指出成年皇帝优劣,宦官打破百年惯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皇宫中,诸多宦官齐聚,商议着下一位皇帝的人选。

左神策军中尉王忠实道:

“这几年大唐有些不太平,咱们是不是得找个比较有能力的王爷来继任皇位?”

“陛下的那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样,或许应该从其他几位先皇的子嗣中另外去选择。”

王忠实话音刚落,立刻就遭到了右神策军中尉田令孜的反对。

“这是什么话,嫡长子继承制度乃是华夏和大唐一直以来的根基,咱们大唐好不容易才在最近几位皇帝中重新确立,怎能放弃?”

王忠实目光不善地看着田令孜,冷冷道:

“陛下的那几个孩子,连一个成年的都没有,怎么能让大唐振兴?”

“之前的几位先皇,那可都是成年了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一个很少被人注意到的情况是,中晚唐的政局虽然被宦官集团所控制,但大唐并未因此而出现特别年幼的皇帝。】

大明世界,御花园。

站在亭子外面的朱棣咦了一声,摸着下巴道:

“这不对吧?”

亭子之中,正在不停逗弄着怀中襁褓女婴的朱元璋抬头看了一眼朱棣,哼了一声。

“哪里不对?”

朱棣忙道:

“父皇,该给孩子喂奶了。”

“哦。”朱元璋随手将女婴递给了一旁的乳娘,随后瞪着朱棣道:

“你先给朕说说,哪里不对?”

朱棣摸了摸后脑勺,道:

“宦官干政,不应该立比较年幼的皇帝,好方便控制吗?”

“愚蠢!”朱元璋的口水差点就喷到朱棣的脸上。

“朕早就和你说过,要多读书多读书。”

“你朱老四自从当了太子,每天不是满脑子想着打仗,就是在京师里到处飙车。”

“朕听说你还想要搞什么汽车比赛,是不是活腻了?”

教训了朱棣一顿后,朱元璋才重新将目光投向金幕,淡淡道:

“宦官们立年长的皇帝,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忠于大唐。”

“真正的忠臣,又怎么可能一直把持朝政?”

“他们顾忌的,只不过是朝廷之中的文官,还有地方上的节度使!”

在中晚唐,宦官、文官和节度使三股势力并立,正好形成了一种平衡。

一个成年的皇帝,可以在关键时刻调和三方之间的矛盾,让局势不至于走向无法挽回。

反之,若是一个年幼的皇帝在位,那么各方都会下意识地想要利用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名号来达成扩张己方权势的目标。

长安和整个关中,最重要的军队就是宦官们掌控之下的神策军。

只要有兵权在,宦官们就能确保不管皇帝和文官们怎么闹腾,己方都可以牢牢地掌握住最终局势。

最差的情况下,无非就是再来一次甘露之变嘛。

让皇帝和文官去跟节度使斗,去解决大唐的外交和内政问题。

宦官们只需要死死握住神策军的兵权,就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荣华富贵,还不需要承担明面上的任何责任。

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哼了一声。

“所以你看大唐这些个阉人能一直控制朝政上百年,那是真有智慧的。”

“大汉那群所谓的十常侍,吃相那么难看,连给大唐这些宦官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朱棣听到这里,下意识地就想问一句。

那大明的宦官呢?

好在他毕竟还是有几分理智,话到嘴边强行刹车,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