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1995章 武则天逼问狄仁杰,刘恒分析王仙芝想法(第3页)
“尚君长死了?”
第二名杨复光的使者恳切地开口:
“王将军,杨公公让我告诉你,这都是误会。”
“他一定会上奏长安,让杨钦义公公主持正义,法办宋威!”
王仙芝沉默良久,表情逐渐变得阴冷。
他再抬头时,表情中已经没有任何温度,冷冷地开口道:
“你回去告诉杨公公,招安这件事情就此作罢。”
使者还想再说什么,王仙芝却已经失去耐心,厉声道:
“滚!”
汉初世界中,看着这一幕,刘恒微微皱眉,若有所思。
刘邦的目光已经投了过来,带着几分笑意开口。
“恒儿,想明白王仙芝为什么会果断拒绝了?”
“说给朕听听。”
刘恒恭敬起身,对着刘邦道:
“儿臣觉得应该还是一个信任问题。”
从王仙芝的角度来看,第一次招安失败,黄巢的搅和当然是最大问题,可唐廷诚意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次招安失败就更离谱了,大唐的节度使(宋威)竟然能无视大唐监军(杨复光),直接杀掉了王仙芝的和谈使者。
王仙芝当然知道宋威带的是山东兵,杨复光是中原兵,不是同一支兵马。
但问题在于,这件事情给王仙芝再明显不过地揭露了唐廷内斗的一角黑幕。
就算杨复光信守承诺给了王仙芝足够的官职,可将来如果又有一个宋威冒出来,以当过反贼的罪名来杀掉王仙芝呢?
纵然杨复光愿意死保王仙芝,他的力量足够吗?
就算杨复光的力量暂时足够,谁能保证杨复光一辈子不失势,能一直护住王仙芝?
好,就算杨复光一辈子不失势,谁又能保证杨复光本人对王仙芝的看法一如既往,绝对不会翻脸无情?
说白了,造过反这件事情是王仙芝身上背负的原罪。
即便他投降了朝廷,这个原罪也一辈子都没办法消除,永远都像附骨之蛆一样在他身上。
谁能承受这种一辈子脑袋都有一把长剑,随时随地都会落下来的危险人生呢?
刘恒说到这里,给出自己的结论。
“尚君长等人的死,应该是彻底打消了王仙芝原本那种天真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