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大唐的开放自由平等,李渊要倒立洗头!(第2页)
很快,整个梁国都知道朱友珪弑父登基的事情。
纵然朱温就是个反贼出身,朱温麾下这些个反贼头目们也还是觉得朱友珪这事情做得太过分了。
明面上谁都对朱友珪毕恭毕敬,实际上许多人心中都已经生出反意。
梁国政坛暗潮涌动,朱友珪甚至都不敢回朱温时代梁国真正的朝廷所在地开封,只敢待在自己弑父登基的大本营洛阳。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朱友珪别无选择,只能逐步清洗那些可能对自己皇位造成威胁的朱温旧部和臣子。
这更进一步地加剧了梁国内部的权力动乱,同时也被正在虎视眈眈的其他人找到了机会。
这个人就是朱友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朱友贞。
朱友贞在政变初期,和朱友珪算是盟友。
朱友珪登基后派人去开封逼杀朱温真正指定的继承者朱友文时,就得到了朱友贞的支持。
朱友文死后,朱友贞就被册封为东京留守,坐镇开封。
朱友珪作为新皇帝迟迟不回归开封,梁国权力中心因此从开封转移到洛阳。
这自然引起了开封城内以宰相敬翔为主的许多大臣不满。
等到朱友珪弑父登基的消息传遍天下,这些大臣们立刻行动起来,团结在了东京留守朱友贞的麾下。
“殿下,当今那位乃是弑父之恶贼,您应该站出来率领天下义士将其清除,我们开封城内所有人都支持您!”
开封可是朱温从黄巢叛乱时期被封为汴州节度使起就经营了几十年的大本营,是梁国真正的核心之地。
有了这座城池的权力支持,朱友贞很快就找来了姐夫赵岩(右卫上将军,大内皇墙使)和表哥袁象先(左龙武统军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密谋造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岩道: “殿下,我们二人若是起兵,诛杀朱友珪不难,但就怕外面其他藩镇趁机作乱,朝廷无力应对。”
朱温出身于黄巢,他建立的梁国自然也有黄巢的影子,底下一个个节度使就是一个个军头。
朱温活着的时候,这些军头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现在朱温死了自然就不一样。
再加上门阀贵族都被杀光,朱温麾下也没有一个成熟可靠的官员阶级来制衡这些军头。
门阀贵族最大的坏处就是锁死了平民百姓的上升通道,而最大的好处则在于能帮助皇帝控制军队。
从东汉门阀士族起家开始直到隋唐,即便会短暂出现董卓、安禄山这种不服的军头,又或者是黄巾军、黄巢这种农民起义军,最终都会在皇帝和门阀士族的通力合作下剿灭。
现在,门阀没了,梁国也就没办法控制军头了。
“那怎么办?”朱友贞犯难了。
袁象先提出建议。
“可以找魏博节度使杨师厚。”
“朱友珪最近一直在削藩,魏博军镇首当其冲,杨师厚一定会选择合作的。”
魏博,曾经的“河朔三镇”之一,曾经号称“大唐天子,魏博牙兵”的凶悍之地。
朱温多次用兵才把魏博征服。
即便是被朱温杀了一大堆人,魏博军镇依旧是除了中央军之外梁国最强悍的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