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559章 来吧,展示什么叫强大(第2页)

楼氏的地盘相当于一个半的吴国,占了晋国的七分之一左右。其中林胡占了比较大的份量,而这个份量却是蛮荒之地,只能用作放牧,暂时没有其它的农业产出。

那些东西没有必要跟诸樊去说清楚,只需要让他知道楼氏这个家族是何等的存在就可以了。

诸樊真的是彻底开了眼界,呢喃道:“楼氏便这般强大,郤氏、荀氏、范氏又该是何等的模样啊!”

从控制的地盘来说,楼氏并不比其他三个卿位家族小多少,奈何质量上比不过。

人口数量以及质量的话,楼氏当然也比不过郤氏、范氏或荀氏。

毕竟,楼氏才崛起多久,郤氏、荀氏、范氏经营了那么多代人,三个卿位家族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被刚崛起的楼氏比下去。

申公巫臣开始向诸樊吹嘘晋国的强大,某个卿位家族的封地多大,可以集结出多少军队,那些军队又是多么高质量,等等之类。

类似的事情,申公巫臣已经向吴国吹了很多次,只不过是吹整个晋国的强大。

楼令现场向诸樊介绍楼氏的状况。

申公巫臣也就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变成吹嘘晋国的卿位家族,向诸樊阐述一个残酷的事实,晋国随便拿出一个卿位家族在实力上就不比吴国弱,应该说比吴国强。

关于晋国一个卿位家族就比吴国强大这一点,很明显诸樊根本就不相信。

跟燕国的情况一致,吴国跟中原失联了很久。

因为失联太久的关系,吴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很多情况跟中原列国并不相同。

那个不相同,包括吴国没有太强的家族,他们的权力相对集中在一国之君手里,碍于贵族实力弱小,君主能够做到生杀予夺。

恰是因为国内没有强大的家族,等于整个国家的力量更便于一国之君调动,吴国之君自然也就显得更为强大。

在吴国出生并成长起来的诸樊,他着实无法想象晋国之君怎么允许治下可以存在那种巨无霸的家族。

“随便一个家族就能够征召出三万以上的大军,士兵全部至少经过三年以上的训练。这是真的?”诸樊亲自向楼令求证一些道听途说。

楼令笑着说道:“可以征召出三万经过训练的大军,自然是真的。”

“郤氏更强,至少能够征召出七万大军,是可以跟楚国进行大战的七万大军。”楼令补了一句。

吴人再不清楚自己的实际状况,他们一直在跟楚国较量,怎么都该明白楚国有多么强大吧?

楼令所不知道的情况是,吴国君臣真不觉得楚国比己方强。

那么就很无奈了,是吧?

申公巫臣得到来自楼令的背书,对着诸樊昂了昂头,一脸的:我骄傲。

尽管诸樊不相信,还是做出一脸的吃惊的表情,想了想问道:“我们可以派人去晋国作客吗?”

楼令说道:“公子去了,某个家族也不可能征召大军来给公子看。公子倒是能够领略一下风光。”

什么人啊!

还得真的尽起大军,让亲眼看看是吧?

这就好比如,一个酋长到某个国家,要求对方大统领将有多少和平弹、常规导弹、战舰、战机、坦克、战车、兵力明示一般。

什么样的脑回路才敢做这样的事情。

“在‘赭丘之战’与‘鄢陵之战’先后动用十五万以上的大军,公子还有什么好怀疑的。”申公巫臣更加知道诸樊的性格,或者说叫知道吴人的秉性。

诸樊很不好意思地对楼令说道:“我们国内的家族,再强大的家族也是只有几个村子或部落,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家族拥有数座乃至十多座城池,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

话说,整个吴国也就三座城池,哪来那么多城池给家族分。

换句话来说就是,吴国的各个家族实力不够,无力进行筑城,导致城池那么稀少。

“我就不去晋国了,倒是几位弟弟应该去见识一番。”诸樊说道。

寿梦有四个嫡出的儿子,以长幼的排序便是诸樊、余祭、余眛、季札。

楼令当然表示欢迎。

这里不是楼令知道寿梦一众子嗣的悲惨命运。

直接说就是,后面楚国实在是被吴国恶心烦了,北边以防御为主,主力开始针对吴国。

等楚国开始拿吴国当一回事,寿梦的一众子嗣简直就跟排队送人头差不多,下场要有多惨就有多惨。

楼令真不知道吴国后面的情况,只知道晋国已经决定扶持吴国,没有比直接向吴国公子输出价值观更好的方式,他们愿意主动到晋国,讲实话就是自己送上门来等着被改造三观。

春秋各个国家都很热衷招待对方的达官贵人,原因就是为了输出己方的价值观。

到了战国时期,干脆就要求对方将储君送过来当人质,本来是想将对方的储君改造成自己人,后面这一套策略被权贵玩坏,搞得改造不成反而多了仇恨。

所以了,输出价值观的玩法,诸夏先辈早就在玩,后世的西方并不是首创。

宴会进行到一半,诸樊邀请楼令检阅一部分吴军。

一定是事先有做安排,呈现在楼令面前的吴军会是最好的那一批。

所谓吴军最精锐的一批部队,看上去倒是一个个显得精悍,没有演练排兵布阵为前提,实在看不出到底战斗力怎么样。

当然了,精神状态看着精悍,外在真的就很难形容。

该怎么描述呢?

可能是吃不饱或饮食习惯,看着吴兵的平均身高不超过一米六。

一个个披头散发,好些人不止脸上有刺青,花胳膊或胸膛有图案也是寻常。

其实,楼令并没有因为吴兵个子矮或仪表奇怪而瞧不起。

又不是仪仗队,是吧?

多少看上去奇模怪样的军队,他们偏偏就是战斗力极其强悍。

纯粹就是楼令能看出吴军或许个人武力值不错,集体意志什么则是完全不存在。

在比烂的时代,由于每一个势力都无法训练集体意志,而非是比拼组织度等等,上了战场自然是比拼个人武勇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