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枭雄之姿(第2页)

为了达成对楚国形成战略包围的晋国要拉拢吴国,吴国无论是为了获得各种投资的好处,亦或是有个大哥能够随时罩着,理智就该接受晋国的好意吧?

偏偏寿梦就是不,他面对晋国四次的善意,一次次用戏耍作为答案。

“有一事请教。”楼令也不等寿梦给出回应,问道:“我国可是欺凌过吴国?”

问的是晋军攻破“梅里”之前。

寿梦摇头说道:“未曾。”

楼令满是不解地说道:“即是如此,寡君屡屡善意对待吴国,为何足下屡屡不识好歹,乃至欺凌相对呢?”

“乘为了激励国人,故而冒犯伯国。”寿梦给出答案。

这个答案怎么样?

反正晋君周听了眉毛绞得跟麻花似得。

楼令倒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按照寿梦给出的答案,他就是想用戏耍晋国来证明吴国一点都不差,培养吴人的骄傲心理。

那样真的可以让吴人感到自豪吗?确实是能够的。

好比如,谁都怕某人,一人就是不怕,会不会让他的一众小伙伴觉得很牛逼啊?

国家的层次同样是那般,多数国家对某个国家怕得要死,有那么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却敢招惹,只要没有被清算或击倒,民族自信心也就上去了。

“所以你很清楚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楼令问道。

寿梦苦笑说道:“实在没有想到伯国会出兵渡江。”

这条大江的存在就是很多政治人物的依仗,他们认定敌人面对大江会抓瞎或是发怵,待在大江南岸便能肆意妄为或偏安一隅。

事实是什么?大江确实是一道天堑,保护了很多的南方割据势力。更现实的情况是南边的割据势力,通常他们也威胁不到大江以北的统一政权。

别说是寿梦没有事先预料到,不是郤武子非要入侵吴国不可,其余人真没有入侵吴国的打算。

要是让寿梦冒险成功,多次招惹晋国之后没有付出代价,吴人的心气可不就被培养起来了嘛。

回过神来的晋君周对寿梦有些另眼相看了。

本钱少不是事,晋国也是从弱小发展到强大,壮大之初不是一样多次冒着巨大风险在做事吗?

所以,想要弯道超车的捷径就是进行冒险。

要说寿梦没有考虑后果,他不是讲了吗?并不认为晋军会渡江。

另外一点,晋国最大的敌人是楚国。当时可是有一支楚军在侧,也就是郤武子足够莽,敢在旁边有楚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渡江入侵吴国。

双重保险都失效,那就真的让寿梦抓瞎了啊!

楼令:“……”

“足下这一次前来,想必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晋君周开始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寿梦,一边往下说道:“寡人在你履行诺言之后,会接夷昧前来国内安顿。”

寿梦保持着谦卑的表情,行礼道:“乘自然会遵行承诺。”

“今次带长子一同前来,恳求晋侯允许他留在晋国学习。”寿梦再次行礼。

吴国的之前和现在都没有储君。

只是……,当前的既定习俗便是由嫡长子来继承一切。

晋国君臣并没有提出让寿梦交出诸樊当人质的要求,完全是寿梦为了展现诚意。

而晋国君臣之所以没有向寿梦提出那样的要求,主要是楼令认定寿梦是一个枭雄,不会因为诸樊充当人质,受到节制不去干一些想做的事情。

由寿梦主动提出让诸樊在晋国充当人质,一下子让晋君周和楼令对寿梦重新掌权之后,到底会不会听话变得更不具备信心。

明知道招惹晋国的后果会很严重,寿梦就是敢进行招惹,并且前后招惹了四次之多!

面对亲自北上道歉,尤其是还要向郤武子道歉,寿梦也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晋国。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被轻易拿捏呢?

晋君周让宦官送寿梦父子出宫,邀请楼令到处走走散步。

“吴国会跟楚国作对的吧?”晋君周现在对此有了迟疑。

以前吴国一再主动招惹楚国,不是吴国不知道楚国很强大,也不是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单纯就是寿梦想给吴国寻找出路。

寿梦的目标应该没有取代楚国成为南方霸主那么大,更多的是想趁楚国与晋国频频大战的情况下去占便宜。

而吴国一方面一再主动入侵楚国,另一方面也对大江以北实施了扩张。

那样一看,寿梦真的不是在瞎胡搞,有进行相关的规划。

话又说回来,吴国不是有一个同样不怎么样的越国吗?

吴国想要实施扩张,为什么不是死盯着比较弱的邻居越国,非要去招惹强大的楚国?

楼令一番了解之后,稍微找到了答案。

吴国与越国比邻,很要命的地方在于越国比吴国还要落后以及野蛮。

也就是,吴国入侵越国得不到现成开发好的土地,乃至于在越国都没有什么好抢。

入侵所带来的收获会很少,入侵越国的吴军却要面临各种袭扰与破坏,不正是楚国对上吴国的难题吗?

楚国认真起来不是打不过吴国,甚至可以说楚国君臣一旦对吴国认真,很容易就能够进军到“梅里”附近。问题在于吴国没有多少耕田,当地的人难以教化,强制占领需要从零开始发展,一边还要面对没完没了的袭击和破坏,不等于占领就是在增加负担吗?

其实,与异邦比邻的很多国家,他们都是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以至于认为那些异邦所控制的区域是鸡肋,更爱向已经开垦出来的熟地下手。

历史上的吴越争霸,其实就是越国壮大起来,主动挑衅和入侵吴国。说白了就是越国看上了吴国开发出来的土地,并不是强大的吴国可算想起旁边还有个小老弟。

同样的道理,中原王朝将认为有价值的土地都实施占领,不是没有余力再灭掉周边的邻居,压根就是瞧不上他们的土地,认定占领了是在增加自己的负担,不愿意去动手而已。

拿晋国灭掉赤狄来说,哪怕赤狄已经部分开垦出一些耕地,一样有得是国家明面赞扬晋国杨威,暗地里嘲笑晋国竟然荤腥不忌。

楼氏执意北上太原盆地,同样遭到了晋国很多家族的嘲笑。

并非那些人不知道建设都是从无到有,他们认定的就是自己开发不如直接抢现成,搞得周边明明有更好打的异邦,偏偏列国之间打生打死,直至实在没有办法才向自认为是鸡肋的异邦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