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这就显得软弱了?(第2页)
所以有人能够成功搬动是非,别怀疑,不用多想,一定是搞了信息差。
以前的郤至不会多问。
现在的郤氏却是问道:“君上对传闻怎么看?”
楼令没有回答提问,反而说道:“我大概猜到是谁在散播谣言。”
卿大夫不会那么干,真是卿大夫干得,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是卿大夫的话,一定是有什么铭心刻骨的仇恨,并且是近期才结仇,搞了那样的操作。
“谁啊?”郤至直接将其余念头抛到脑后,恨恨地说道:“怎么不处置了。”
“能够是谁呢?乃是不久前被驱逐的师旷。”楼令说道。
“啊?”郤至惊到了:“那个盲人乐师?他哪来的胆子啊???”
谁说不是呢。
若是卿大夫干得,即便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其实也是多少讲得通。
甚至可以是魏氏或公族封君主导着那么干,目的当然是加剧国君与卿大夫的矛盾。
偏偏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盲人乐师,怪不得郤至一副惊掉下巴的模样。
“人生的理想无法实现,对于他来讲比死还难受,还有什么需要忌惮和顾虑呢?”楼令自认很了解这种人。
有理想的人才有奔头,能够朝着理想慢慢靠近,自认为会活得很精彩。
有理想却是被扑灭的人,他们失去实现理想的可能性将心生毁灭一切的念头。
郤至难以理解地说道:“我是说,他哪来的资源。”
“总会有一些封君以为自己很聪明,再加上师旷能说会道,凑到一块了。”楼令说道。
郤至愣了愣神,呢喃道:“以前你早就告诉我了,用不着我特别来问的。”
楼令的耳力一直不错,揶揄道:“你倒是跟以前一样,直接上门问罪来了。”
这样挺好,起码不会轻易被人蛊惑,问都不问一直憋着,憋到憋不住采取激烈的手段。
“你是怎么发现的啊?”郤至问道。
楼令总不能说长期派人关注社会上的舆论。
“我在师旷出使卫国,干出诅咒卫国灭亡的事情之后,认为应该特别关注他在干什么。”楼令说道。
关于师旷出使卫国期间干了什么,哪怕没有旁人流传,相信他也会派人传播。
而师旷干了那样的事情,确确实实是有不少与会者事后传播,使得很多不知道师旷的人,了解到有这么一个人。
在晋人的眼中,干出那种事情的师旷显得很威风。
其他列国眼中的师旷在形象上肯定是负面,只是碍于师旷作为使者干那种事情,他们无法公开进行指责。
“我见过他几次。”郤至说得当然是师旷。稍微回忆了一下,郤至继续说道:“看着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其实,师旷到底有没有本事,光看他以小家族家主的身份能够混到晋君周身边,立马能够判断出来了。
“他从未拜访过我。”楼令记得很清楚。
郤至说道:“不难理解。”
楼令一脸的不解。
“你是一位非常有本事的人,做了很多的实绩。再加上你是中军将,他没有准备充分,怎么敢私下拜访呢。”郤至说道。
简单理解成,郤至说师旷没有把握忽悠到楼令就行了。
“你不马上处置他,是遭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吗?”郤至认为自己可以代劳。
楼令摇头说道:“一来是传播谣言,光是抓到传播者,没有十足的证据;再来是,他刚刚被驱逐不久,一旦抓起来拷问,很像是我们在清除政敌;他还是一个盲人,很容易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角色。”
要说还有什么,另外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要给晋君周留颜面,第二则是楼令要看看公族封君目前的构成。
注意,不是楼令不知道公族多蠢货,也不是公族里面没有明白人。他就是想知道蠢的封君会有多蠢,保存理智的封君会做什么。
“你到底在为难什么啊?”郤至是这样理解的。
需要先了解晋国历代中军将的执政风格。
无论谁在担任晋国中军将之前多么温润儒雅或是名声多好,他们在担任中军将之后都会像变了个人似得。
多数的晋国中军将在任期间都秉持同样的风格,也就是显露出强硬的作风。
个别中军将是之前的作风本来就强硬,更多的中军将属于不得不承担重任让自己支棱起来。
看似最为软弱的旬林父,他碰上的人是晋景公这位权谋和手腕都不缺的国君,讲事实就是绝不软弱,奈何就是被晋景公压制了而已。
郤至认为楼令遭遇到很为难的事情,其实就是在嫌弃楼令显得有些软弱了。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
有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做事的方法有一套,其他人可不那么以为。
当多数人不好看某人的操盘时,权力的架构已经事实上出现崩盘的迹象,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恐怕无法等来想要的结果。
察觉到异样的楼令,他将自己要做什么讲出来。
“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吗?直接又利索地全部消灭,不就行了?”郤至说道。
楼令沉吟了一小会,说道:“看来我有必要召集卿大夫开会。”
快刀斩乱麻并不适用于所有时候。
所谓的快刀斩乱麻,换一种层面来讲就是无法做到最好的处理,狠心地干出一刀切的行为。
知道那一刀切下去,多少无辜者跟着一块被斩了吗?
然后,一刀下去,乱麻不知道被断成了多少段,等于就是颠覆了一切。
楼令掌控下的晋国并没有多乱,权力架构同样没有出现崩盘的迹象,疯了才干快刀斩的操作。
“我要让不稳定的因素自行暴露,尽可能地清除掉。”楼令十分认真地问道:“你能懂我说的意思吗?”
郤至皱眉问道:“就是你要搞大清洗,对吧?”
可以这么理解。
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团结一心,看着形势好的时候,只是将负面掩盖或压了下去而已,并不等于说不存在或消失了。
晋国对外征战的频率很高,内部的矛盾其实是一直向外发泄了出去,真不是内部的各个派系多么团结友爱。
“我还以为你要坑谁,没想到要召开会议。”郤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