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形势越发清晰(第2页)
“楚人跟我们作对就显得很正常了。”士匄说道。
当然会有楚人过来,由于双方的立场摆在那里,他们可以不掩饰自己对晋国的敌意。
换作是楚国要干什么大事,愿意公开接受质疑,一样会有晋人到现场找麻烦。
只不过,到来的楚人很收敛,反正看不到肆无忌惮的地方。
“楚君会到‘商丘’参与会盟吗?”士匄问道。
楼令笃定地说道:“会的!”
晋国已经邀请楚国,到晋君周率队离开之前,楚国却是没有给予正式的答复。
在这一次,晋国要举行会盟,独独派人邀请楚国,其他国家没有一名使者抵达。
晋君周出发之前,齐国率先主动表示将参加会盟。有了齐国的带头,列国纷纷进行了响应。
其实,缺的不是齐国,是有一个国家带头。
所以了,换作其他国家带头,一样会让更多的国家响应。
他们必须搞清楚晋国为什么召开会盟,做好在会盟期间为本国争取利益的事先准备。
为什么晋国独独邀请楚国?并不是在做什么试探。
若是楚君招真的参与会盟,一下子会让晋君周身负重担。
届时,晋君周自己实施判断,到底是使用恫吓手段,亦或是怀柔(欺骗)手段,反正不能让楚国在晋国展开取代周王室的行动期间,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这么说,我们需要在发动之前将吴国扶持起来,起码具备抵抗楚国大兵的能力。”士匄说道。
是那么回事。吴国被晋国灭了一次,后面又爆发内战,不说变成一个烂摊子,国力衰弱是一个事实。
这样的吴国不具备主动出击楚国的实力,面临楚军入侵也只能流窜抵抗,无法为晋国对楚国起到太大的牵制作用。
“我们灭吴国期间,没有杀死太多的吴人;后面他们进行内战,只是大战一场就各自龟缩,一样没有多少吴人死于交战。我们要的不是吴国真正强大起来,只需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强的军事实力。”楼令说道。
士匄最近很喜欢发出“嘿嘿”的笑声,又是笑了几声才说道:“寿梦极力收集书籍,一再恳求君上派去教导耕作的人。”
可以视作寿梦真正认知到与中原列国的差距,尤其是跟晋国的差距,想要弥补军事之外的不足,将吴国经营成真正的强国。
历史上的寿梦一开始对晋国要全方位扶持比较不以为然,经过申巫臣的努力让寿梦看到好处,才渐渐让寿梦的观念出现变化。
所以说,吴国的强大真的是晋国全方位赠予,才有了后来看不到明显短板的吴国。
“书籍可以收集,人也能够派去。只是啊……,生产方面就算了。”楼令私以为,不超过十年的时间,吴国会再次面临生死危机。
不是时间那么短,其实楼令很乐意看到吴国自我中原化,好到时候得到一个接受过教化的吴国,不是多数人披发纹身的吴国。
“是啊,情况跟上军将(智罃)提议,变得不同了。”士匄说道。
大概是七八年前,智罃建议全方位扶持吴国,为的就是将吴国绑在晋国这乘战车之上,完成对楚国的三面包围。
在当下,晋国仍然需要构建对楚国三面包围的战略趋势,最大的变化不再是为了争霸,玩得是生死之战了。
出现了需求上的变更,很多事情也就从意义上变得完全不同。
“现下最难处理的是宋国。”楼令说道。
没有魂穿之前,楼令认知中的宋国无足轻重。
那是各版本的史书弱化了宋国。
自从楼令开始能够接触到晋国的高层,只要是涉及到宋国,晋国的高层无一不是秉承谨慎的态度。
等楼令实际参与到对晋国的掌舵者行列,清醒地认知到宋国的重要性。
如果说晋国庇护鲁国是为了阻挡齐国西进,那么晋国再艰难也会驰援宋国就显得非常不简单了。
宋国同样担负阻挡楚国北进的作用,他们更是晋国对楚国实施战略包围的重要一环,容不得晋国高层有所马虎。
士匄有些狐疑地看着楼令,问道:“有什么不好处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