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史书给了答案(第3页)
晋国公示刑鼎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只是并非不再公示就等于无法挑错,挑错的时间是没有时限的。
并不是晋国才这样,列国都是这样。这个多少算是列国之间的一种互相敦促作用,不是为了正确而正确或错误而错误之前,其实是一种很良性的互相监督。
随着列国的竞争越来越强,闹到都巴不得对方死,只会盼着对方一错到底,怎么会愿意帮对方进行纠正?不在变法阶段就给对方挖坑,都算是良善人了。
楼令和士匄只会等三个月,并不是要一直随时等着有人站出来挑错。
公示刑鼎是在春播结束后的一个月,三个月之后就是临近夏季中旬,不算是太过耽误时间。
“季氏之主怎么还不死啊?”士匄就是没话找话说:“孙林父自上一次之后,没有再参加过聚会。听说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一步都没有迈出房门。”
楼令能够理解士匄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孙林父,说道:“是不是你将他逼得太狠了。”
“逼得太狠了吗?”士匄一时间有些错愕。
晋国卿大夫控制列国,不是每一次都这么直接的吗?
的确是,晋国卿大夫习惯了霸道。
成为晋国中军将的楼令,他的办事手法在一众卿大夫里面变得很特别。
说栾书擅长阴谋吧?他在处置列国上面一样很粗暴,一点没有晋国第一阴谋家该有的素质。
截至目前为止,反倒是当了晋国中军将的楼令看着最为阴险。
那是赵氏已经被灭,尤其是赵武没有留下子嗣,要不然赵毋恤才会是阴险的代言人。
“我应该安抚孙林父吗?”士匄选择相信楼令的判断。
士匄真切认识到自己与楼令的差距,没法子不相信啊!
只不过,楼令并不想太过干涉范氏的事情,闻言只是用鼓励的表情应对,没有直接给出主意。
晋国就是对卫国动手,基本上也是至少三年之后的事情,对吧?
要是让楼令来干,绝对不会第一时间就逼得孙林父没有退路,相反会对孙林父进行安抚,转而从站在孙林父对立面的人进行干涉。
什么玩法?
其实就是孙林父本身不占据绝对优势,他有着不少的政敌,只要他的政敌进行干扰,难道他敢不管不顾驱逐卫君衎吗?
说白了就是在卫国制造平衡,直接让孙林父变得投鼠忌器,一样可以达到推迟孙林父驱逐卫君衎的目标。
在晋国内部,楼令以前也是在制造平衡,要不然早就打出脑花来了。
“季氏之主不像是贪生怕死之辈。他不死,总是有不能死的理由。”楼令捡了士匄刚才的话题来讲。
士匄极其认真地问道:“鲁国不是我们的第一个灭国目标吧?”
对于这个问题,楼令有过思考,答道:“郑国、卫国和鲁国的其中一个,完全取决于到时候的局面是怎么样。”
比如说,要是郑国君臣跪舔,鲁国或卫国跳得太欢,或是鲁国、卫国与郑国转换角色,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展开行动。
“我之前选择郑国为第一个目标,基点是我们夺占了郑国三分之二的疆域,假设郑国君臣将要进行反扑。”楼令先解释这一点,看到士匄点头,再继续说道:“目前是宋国跳得最欢,但凡鲁国和卫国消停,我们最好是先灭掉郑国,完成对楚国和宋国的防线布置。”
“防线?”士匄对这个词好陌生。
楼令颔首道:“是啊,我们无法在短时间横扫列国,怎么可能不构筑防线。”
士匄不需要问为什么不尝试灭掉宋国,他知道灭亡宋国的难度,更清楚过早占领宋地对己方是一种负担。
“有一个问题我早就想问了。”士匄顿了顿,一脸严肃地问道:“我们是先南,还是先北?”
总是要有重心,不是吗?
楼令被问得眼睛有神,击掌说道:“我就知道你的思维跟我最接近!”
啊?
士匄被楼令的行为,搞得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