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791章 大佬,你在说什么啊?(第3页)

事实就是那样子啊!

在冷兵器时代,只要守城方有所准备,一座驻军两千的小城都能抵抗数万大军几个月;真要是守军有血战到底的决心,谁输谁赢可真是不一定;到最后攻城方取得胜利,信不信城墙血迹斑斑,城墙之下骸骨累累?

所以了,城池攻防战打不下来才是一种常态,大城的攻防战打上数年才分出胜负也是正常。

一座又一座城池被轻易攻陷?那纯粹就是地方官不愿意抵抗,或者压根就不存在驻军。总结来说就是人心散了,纷纷在找下一家。

因此,王朝鼎盛时期,涉及到城池攻防战,城池轻易失陷才是意外;到了不再获得民心的王朝末期,百万大军都能瞬间灰飞烟灭,入侵一方走到哪都是轻易接收城池。

既然楼令懂得那些道理,怎么敢制定灭国计划?看他优先选定的目标,后面一再更换就知道了。

楼令放弃优先攻打郑国,主要是判断庙堂可能会乱起来;次之选卫国,根本原因是当前的卫君衎不得民心;轮到最后选鲁国,可不就是鲁国庙堂显得很割裂嘛。

当晋国再次率先启动灭国之战后,未来城池攻防战一定会变成常态,不得让楼令专门挑软柿子让晋军练练手啊?

“不瞒二位,我今次前来便是了解莱国还能不能救。”楼令说着站起来,过去扶起莱君义疏,再继续往下说道:“取决的是莒国肯承担起多大的重任,莱国愿不愿意坚持。”

以当前的阶段,莱国即便是被齐国吞并,短时间内莱君义疏不会有性命之忧,莱国多数公族封君的待遇也能得到保留。

在这种现实之下,楼令不该先了解莱君义疏的意愿吗?

莒国的果断出手,大概率是纯粹被齐国吓到,一定不是看在莱国同为东夷后裔。

这样一来,一旦莒国君臣认为不值得,他们也有可能随时与齐国握手言和。

没有了解实际的情况,不跟两国君主面对面交流,楼令哪里来的基础为晋国拿主意。难道是靠自己的臆想啊?

“楼上卿这是……”莒君密州可不敢轻易给出什么承诺。

在当前,哪怕是作为蛮夷,一样不敢说话当放屁,何况莒国老早就已经“洗白”了。

再者说了,莒国君臣就等着晋国展现态度,能多占便宜哪有不占的道理。

莱君义疏眼巴巴在楼令和莒君密州之间来回看,心里清楚这一次见面主要是楼令与莒君密州谈条件。

“寡君不愿意看到齐国吞并莱国,我亦不愿意。”楼令不会否认这一点,顿了顿才继续往下说道:“直接出兵却也是不可能。”

莱国不是晋国的小弟,也不是盟友。

此前,莱国还不是宗周体系的一份子,晋国甚至要为齐国讨伐异邦而欢呼。

要不是鲁国先让周天子吸纳莱国,后面又犯病跳反,讲事实就是晋国很难插手进来。

毕竟,晋国是想对周王室取而代之,不是要完全打破“华夷之防”啊!

莒君密州稍微皱眉,问道:“晋国能够做到哪一步呢?”

楼令笑着说道:“若是莒国退兵,寡君最多事后帮莱国报仇?”

啊?

莒君密州和莱君义疏有点听不懂。

这不是晋国还没有取代周王室吗?

那么,齐国吞并了得到周天子吸纳的莱国,法理上变得不是那么说得过去。

晋国只是要取代周王室,可不是要拆散“诸夏”这个圈子。以宗周的法统,不管晋国是不是已经取代周王室,确实是能够用为莱国复仇为理由,出兵讨伐齐国的。

“若是二位选择抵抗到底,寡君与列国之君已经协商妥当,他们将低价出售二位所需的物资。”楼令看得出他们没有听懂,稍微等了那么一等,看着消化得差不多,再接着往下说道:“只要出价合适,我国自然也愿意出售军械。”

听懂了的莒君密州和莱君义疏陷入面面相觑……